-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品德教学中美育渗透
浅谈品德教学中美育渗透
【摘要】在品德教学中,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结合点,是形成学生良好品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习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带领学生去欣赏千姿百态自然美、感知潜移默化社会美、品味余音绕梁艺术美、探寻巧夺天工科学美,让美育在品德课堂大放异彩。
【关键词】品德课堂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科学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80-02
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放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进而学习创造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健全人格,完善道德。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1]。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结合点,是形成学生良好品德的一部分。蔡元培时期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2]。”特别强调美育的作用。
品德课程来源于儿童的社会生活,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欣赏美的心灵,带领学生去品味美、感悟美。
一、欣赏――千姿百态自然美
“让儿童理解人与自然共生共在的关系,让儿童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3]。”自然景物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最真实的书本、最绚丽的教材!
《认识我们的星球》,有的地方温暖如春,有的地方冰天雪地,有的地方崇山峻岭,有的地方水平如镜――这就是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俯瞰祖国大地》,欣赏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幅员辽阔的疆域,曲折漫长的海岸线,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之广袤,有许多地方也许我们一生也无法亲身到达,通过学习,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而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世界,热爱我们的星球!
二、感知――潜移默化社会美
“道德教育与教学,应该把根扎在儿童的生活世界里,让儿童获得各种生活体验和道德感动,并引导这些体验和感动在儿童能够理解的范围内上升为道德认知和道德责任[4]。”
1.人物形象之美
《从统一到鼎盛》向我们介绍了盛世明君唐太宗、不辱使命的苏武――这些人物群像,犹如暗夜明星,会穿越时间的长河,永远烙在人们的心底。
《路在心上》中的陈德华是一个平凡的养路工,在不起眼的工作岗位上,凭着“人在路上,路在心上,路好我荣,路烂我耻”的信念,和工友们在艰苦卓绝的高原天路坚守20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保障了来往司机的安全,塑造了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的高大形象。
2.道德情感之美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学校德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热爱家乡和祖国是一种最为自然和崇高的情感[5]。《向人民英雄致敬》,学习“勿忘国耻”,了解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振奋民族意识;《黄河在怒吼》为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感到骄傲,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自豪;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地震灾害中的英雄少年》所讲述的就是我们同龄人的英雄事迹,舍身忘我的童世强、镇定机智的王佳明、申龙,临危不惧的许中政,意志坚强的何亚军等,这些普通少年在不平凡时见英雄本色,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3.真实生活之美
课程目标要求:引导儿童去理解、体验自己生活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感悟生活的美好,从内心热爱自己的生活[6]。
《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中安排了活动课《学做豆腐》,我们地处安徽淮南,是豆腐的故乡,相传淮南王刘安就是豆腐的发明者。我这样安排本课,说一说,说说豆腐的传说;做一做,人人参与豆腐的制作;尝一尝,品尝自己劳动的成果。在说一说这个环节中,豆腐的传说很多学生都知道,说得是头头是道。还有人说起了段子:开豆腐店,做老了是老豆腐,做嫩了是嫩豆腐,做硬了是豆腐干,做薄了是豆腐皮,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赔的买卖。学生们笑声一片,既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之情,又开阔了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做一做、尝一尝的环节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劳动过程之中,体验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唤起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意。
三、品味――余音绕梁艺术美
世间万物,凡是优秀的都符合美的规律,品德课堂应创设美的情境,实现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
1.音乐舞蹈之美
音乐舞蹈是人们寄托情感的艺术,无论是表演还是欣赏,都维系着人们的万千思绪。
教学《一起采集民族之花》,以歌曲《爱我中华》创设情境,“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