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辑《前进中的中国神经科学-团队篇》文集的征稿通知.docVIP

关于编辑《前进中的中国神经科学-团队篇》文集的征稿通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编辑《前进中的中国神经科学-团队篇》文集的征稿通知

附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一、单位简介: 作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推动新千年基础研究科学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11月27日建立了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所座落在岳阳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大院里,神经所大楼是由张香桐教授于1980年建立的原上海脑研究所大楼经过改装而成的。神经科学研究所致力于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系统及行为神经科学、以及计算和认知神经科学。神经所初期的目标旨在建立一个现代化研究所的机制,有严谨的和高效的互动环境,有助重大科学发现的支撑和管理系统,有一个基于业绩的激励和资助的评估系统,并为中国下一代神经科学工作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训练。由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和中国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神经所理事会,为神经所的体制、研究工作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建议。 二、科技队伍: 神经所目前拥有十五个独立的研究组:神经可塑性研究组、视觉和认知研究组、学习与记忆研究组、感觉系统研究组、神经信号传导研究组、突触发育和可塑性研究组、突触生理学研究组、突触信号研究组、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组、视觉实验心理学研究组、神经发育研究组、行为神经生物学研究组、神经网络与动物研究组、神经回路发育研究组以及树突发育及神经环路形成研究组。我们以每年约三个研究组的速度招募新的研究组组长,最终至2010年达到动态保持有30个研究组的目标。每个研究组由不超过五名的工作人员(研究实习员、实验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与数目不等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组成。神经所现拥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共23人,研究生共128人(截止到2005年5月底),多数研究组与国内外的同行有合作研究,长期合作者被聘为神经所的客座研究员。研究所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经费支持,使我们研究人员的经费和仪器设备接近国际标准。 研究所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引用的国际上普遍采纳的定期“thesis committee”的方法,不仅帮助学生选择好题目,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法及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研究进展。研究所开设的“神经生物学”课程,采用了国际上优秀的神经科学教科书,同时也介绍各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2003年2月根据学生实验技能的实际需要,又增开了《Neuroninformatics Techniques》课。使学生在学术水平,科研素质、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学术交流能力。 三、代表性成果: TRPC离子通道传递神经生长方向的信号 Li, Y., Jia, Y., Cui, K., Li, N., Zheng, Z., Wang, Y.*, and Yuan, X.* (2005) Essential role of TRPC channels in the guidance of nerve growth cones by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Nature 434: 894-898. 过去的研究表明,神经纤维的生长主要是尖端生长(tip growth),即新合成的物质主要被组装在神经纤维的最前端。在生长中的神经纤维最前端,有一个被称为生长锥(growth cone)的结构,它具有像变形虫一样的高度动态,活跃地探索细胞外环境,感受外界导向因子(guidance cue),引导神经纤维朝特定的方向生长, 逐步形成神经网络。而这个过程涉及的分子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袁小兵博士和王以政博士领导的研究组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神经生长锥中的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TRPC(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classical)在神经生长锥的导向中起到关键作用。他们研究组的学生李艳、贾怡昌、崔凯等应用生长锥转向分析(turning assay)的方法,观察到导向因子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通过TRPC通道增加生长锥内钙离子浓度吸引神经纤维生长,帮助神经回路的发育。 该研究首次阐述了神经导向信号放大的一个重要环节,揭示了TRPC离子通道新的功能,对神经损伤再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发。正如该文章的一位审稿人评论:Overall, this is a well-done and important study.,另一位审稿人指出:This paper is well done and……Most of the data are quite convincing, …… Nature在同期对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了评论。“TRP channels are best known for their role in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