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谵语证治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谵语证治
【摘要】以刘渡舟的《伤寒论校注》和何任的《金匮要略校注》为蓝文,查询文中关于谵语的条文,归纳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谵语的六经辨证和治疗。谵语在《伤寒论》中可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中,病机为津少、阳亡、胃燥、腑实、血结、肝胆郁热,治法有泄热和胃、清热养阴、通腑泄热、温阳固脱、和解少阳、疏肝泄热等。
【关键词】谵语;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
【中图分类号】R222,R25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005-02
谵语一证,是以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为特征的一种临床表现,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解释本证曰“伤寒谵语,何以明之?谵者谓呢喃而语也,又作谵,谓妄有所见而言也,此皆真气昏乱、神识不清之所致”。本证多见于实证、热证之中,语声高亢有力,语言逻辑紊乱,与郑声语声低微表现不同。《伤寒论》中言“实则谵语,虚则郑声”是说谵语多见于实证,郑声多见于虚证,但临床上并不绝对,医者要根据症状辨别虚实。
1谵语的病机
《灵枢?经别》云:“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说明阳明病可影响心神。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指出谵语病机为:“夫心藏神而主火,病则热气归焉。伤寒胃中热盛,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昏乱而语言多出,识昏不知所以然,遂言无次而成谵妄之语。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言差谬”[1]。
2谵语的六经辨证
21太阳病变证谵语太阳病本为表证,病位表浅,不会影响内在神志,但若失治误治则变证丛生,异常复杂。太阳病出现谵语一症可因为阴阳两虚阳复太过和误用火法迫汗伤津所致。
211阳复太过谵语《伤寒论》29条言“伤寒脉浮自汗出……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脉浮,自汗出,微恶寒,为表虚证。小便数为里阳虚不能固摄津液,脚挛急为阴液不足,失于濡养,故此为阴阳两虚兼表证,理应扶阳益阴解表,医者不慎,以桂枝汤发其汗,则阴阳两虚更甚欲厥,急以甘草干姜汤复其阳,复阳太过,阴伤化燥,病入阳明胃腑,胃热上扰心神则发谵语。治疗上少予调胃承气汤,重在泄热和胃,胃热一去,心神得安,谵语自愈。第30条直接写出了本证的病理变化、用药思路和预后,与29条论述同一问题。
212火法伤津谵语《伤寒论》条文110、111、113都论述医者为求其速,运用火疗法取汗,大伤津液,邪从热化,上扰心神而发谵语。治疗上应辨别疾病是否传变,若仍在表则应养阴清热兼以解表,若进入阳明,则根据阳明经证腑证不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22阳明病谵语
221热炽阳明谵语《伤寒论》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此为阳明热炽,邪热内盛,胃气不能畅通,气机不利,故腹满,阳明热盛,伤阴耗气,故身重难以转侧。胃之窍开于口,故胃热而口不仁,足阳明之脉循于面部,邪热熏蒸胃肠浊气上泛,故面部油垢。此时谵语是因为太阳失治,传变阳明,胃经炽热,循经上扰,神明不安而致。此时谵语当伴见高热面赤,口渴汗出,气粗似喘,心烦躁扰,舌红脉洪等。治疗用白虎汤清热泻火,若见津伤明显,口渴欲饮水数升不解,可加人参为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222阳明腑实谵语《伤寒论》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说明燥屎与谵语的关系极为密切。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Z?Z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此时热邪与腑内燥屎博结,热势蒸腾,逼津外出,故见手足?Z?Z汗出,热势更甚,上犯心神,故见谵语,此条与热炽阳明证相比,后者只是无形之热弥漫,未与有形之邪相结成实,仅见高热面赤,口渴汗出。前者则应增见腹满硬痛,大便闭结,脉沉实有力等里实结聚之征。治疗应苦寒攻下,荡涤燥结,方用大承气汤。条文213、214论述用小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谵语,大便虽硬结不甚,但腑气不通,浊热扰心故发谵语,用药上取芒硝之软坚散结,大黄、厚朴、枳实行气除满,理气破结,腑气一通,谵语即消。215条则论述阳明结实甚与不甚与进食的关系,结实甚则不能进食,谵语严重,急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结实不甚 ,尚可进食,宜先用小承气汤试探用药。
223阳明瘀热谵语《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哺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此条描述妇人产后瘀血内结和阳明腑实并见,少腹坚痛,恶露不绝为产后瘀血之明证;阳明腑实,瘀热在里,扰乱心神,故患者烦躁发热,不大便,脉实,日哺为阳明经当旺之时,正邪交争剧烈,故日哺再倍发热。食则谵语,历代医家都有见解,其中,《金匮要略心典》尤在泾解释最具代表性,认为谵语原因为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创新.doc
-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策略.doc
-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有效引问策略.doc
-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课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doc
- 浅谈中学音乐课有效教学.doc
- 浅谈中学音乐课程评价中几个问题.doc
- 浅谈中小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俱备素质.doc
- 浅谈中小企业RollUps整合并购模式.doc
- 浅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doc
- 浅谈中小企业 融资难问题成因及对策.doc
- DB64 1722_2020宁南山区芹菜机械化精播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7 T 1783-2011 泰山赤鳞鱼(标准规范).docx
- DB51 T 1368-2011 蚕用蜕皮激素使用技术规程.docx
- DB64 1734_2020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凯氏定氮仪法.docx
- DB37_T 1127-2008 鲁菜 油爆鱼芹.docx
- DB65T 4868—2024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存证平台接入端建设技术指南.docx
- DB61_T 1918-2024 盐碱地覆沙改良技术规范.docx
- DB4414T8-2020 地理标志产品 三圳淮山.docx
- DB43_T 2998-2024 雪茄烟叶晾制技术规程.docx
- DB43_T 2339-2022 辣椒花药开放式培养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