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苏教版高二选修)
《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字词句
2、掌握断句的方法
3、领悟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隐者因世道混乱,退而躬耕于南亩,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孔子在干什么呢?五十
多岁的孔子正带领着他的弟子,奔波在列国之间,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又四处碰壁,求仁无门,四处碰壁之后,孔子早知自己的德政思想无法实现,但他依旧不回头地沿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是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二、研讨文本
14?21
1、[背景]此则反映的是国际上发生的事,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秉承一种大同的思想:邻国有乱,就要出兵相助,事成交还政权,是为正义之师。此时,孔子已下台,无实权,只能在国君面前说说话。
2、重要实词:
夫三子:那
以:因为
之三子告:到
可:同意
3、[探究]:孔子去报告时为何要“沐浴而朝”?表明孔子对此事的重视
[探究]: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18?5
1、[背景]孔子周游列国,到处为文化、为人类思想在努力;接舆,相传姓陆,学问人格都很好。唱歌给孔子听,说明他是有心的,只不过隐者做事,总是点到为止。
2、重要词语:
歌:唱歌
兮:语气助词
何:多么
已:停止
殆:危险
得:能够
3、[探究]说说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
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
[探究]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探究]译文中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翻译语焉不详
可有两种理解:时代错,挽回不了,但可以开创未来新时代;竭力想挽回旧时代的行为错了,但将来的行为还可以纠正。
18.6
1、重要词语:
桀:jié
耦:ǒu,两人并耕
然:对
谁以:与
易:改变
从:跟随
与其……岂若:与其……哪里比得上
辍:停止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2、[探究]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
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
你与其跟着孔子一样,觉得这里不对,就离开这里到另外一个社会去,其实时代是逃避不了的,还不如像我一们,忘记了时代,忘记了世界,只种我的田。
[探究]“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论语》别裁:非骂道家人之语,只是表现一种人各有志,各走各路的看法。高飞的高飞,远走的远走,但都是在忧,忧这个社会,忧这个国家,忧国家中的人民,我也想跟他们一样,走他们的路线,但我丢不下国家人民,时代太乱了,必须牺牲自己,来改变社会。
孔子走的路线,比起隐士们走的路更难,明知道挑不动,他还是硬要去挑。
18.7
1、重要词语
从而后:而,连词,表承接。
为黍:为,做;黍,shǔ,一种粮食。
见:使……见(xiàn)
明日:第二天
使:叫
反:返
如之何其废之:语中语气词,表反问。
洁:使……清洁
2、探究
(一)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
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
(二)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
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但又对其废弃君臣大义,独善其身的作为表示反对,认为应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别裁:丈人是绝对的自由主义者,有学问,但对国家社会无贡献。子路从这个事上明白了一个道理:跟着孔子这个老师走路,永远都是自我牺牲,老师的思想很难实现,因为太多有学问的聪明人不淌社会这股浑水,做了隐士。
14.39
1、重要词语
既而:不一会儿
莫己知:莫知己
斯己:守己,指洁身自好。
而已:罢了
果:坚决
末:无
2、探究
(一)荷蒉者的处世主张是什么?
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
(二)面对世人的反应,孔子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
失意,无奈,悲凉。
(三)如何理解“末之难矣”一句?
朱注:没有什么是困难的
南解:最后的琴间很难处理,意即人生最后的定论很难下
3、辨析: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
同:忧国忧民
异:孔子济世(用世)
隐士避世
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