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红楼梦中人称代词
浅谈红楼梦中人称代词
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更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百科全书。它对北京城和北京人的描写可以说惟妙惟肖。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间正处于连接中古与现代的过渡时期。现代人研究《红楼梦》过多地关注它的人物性格,整体的语言风格,对词类、语法现象的研究甚少,其中对人称代词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对《红楼梦》中的单数人称代词和复数人称代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考察了这些称谓代词所反映的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红楼梦》人称代词的探讨,不论是对横向的近代汉语词类的研究,还是对纵向的历代人称代词发展过程的考察都是极有意义的。
关键词:《红楼梦》 单数人称代词 复数人称代词 社会地位
一、《红楼梦》中单数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
古代的第一人称有“我、鱼、吾、余、予、台、印、身、联、侬、阿侬、侬家、甫奴、阿奴”等,其中许多只在上古经书中出现过,有的是方言中的称呼,目前已经不使用了。
《红楼梦》里出现的第一人称单数有“我”“吾”“侬”。
“我”这个人称代词出现的比较早,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广泛使用是在列国及秦汉以后。“我”在句子里可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我”这个人称代词在《红楼梦》中出现的频率也最高。是一个十分稳定的词,直到现在还被广泛使用。
自称的“吾”在早期是没有的。列国时代的金文有“虞”,楚文有“?W”,都相当于典籍中的“吾”,甲骨文中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鱼”字就是后来的“吾”。“吾”与“我”都是第一人称,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吾”很少被用作宾语。在《红楼梦》中只有一例:“如此嘱吾,故发善心,引彼至此。”(第五回)“吾”在上古和“我”一样是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但在《红楼梦》中只出现了17次,仅在第五回警幻仙子带宝玉梦游太虚境就用了13次,又有北静王世荣说:“但吾辈后生甚不宜溺爱,溺爱则未免慌了学业。”(第八回)后柳湘莲又使用“吾”。显然“吾”字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代词,而是一种比较书面化的语言,多少显示出说话人的地位和涵养。“吾”在现代汉语中被视为文言词语已经不再使用了。
林黛玉的《葬花词》是一首典型的用吴侬软语写成的歌词:“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其间用了四个吴语特有的人称代词“侬”字,“侬”在吴声歌曲时代就出现在诗里了。原作第一人称,后转化为第二人称“你”。这跟曹雪芹本身的遭遇是分不开的。曹雪芹在六七岁时由于家道中落不得不迁往南京。《红楼梦》语言突出的本质特征是“兼容性”。
《红楼梦》里还有一个用的比较多的北方方言词“咱”。“咱”这个词用法奇特,不能把它局限到是单数还是复数。如:
(1)一个丫头冲着宝玉说“同这小子说话,别把咱熏臭了!”说着一经去了。(第五十六回)
这里的“咱”是一个丫头说给她的姐妹们的,就含有大家的意思,用一个单字表示复数的意思,是这个词独有的。
(二)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代词单数发展到曹雪芹生活的时期只有“你”了,这个时期又增添了一个“您”字,像古代的“而”“尔”“女(汝)”“若”“乃”等人称代词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您”在《红楼梦》中没有出现过,可见“您”字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被广泛用于第二人称谦称,因为在同时期的《金瓶梅》中也只有一例。如:“你爹身上衣服,不著您恁??人儿拴束,谁应的上他那心?”用的最多的是关汉卿的戏曲集中的《邓夫人苦痛》,如:“(做见科)(李存孝云)阿妈。您孩儿存孝两口儿来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您”字作为第二人称的萌芽时代是在元朝中期,出现得很晚而且发展得很缓慢。
(三)第三人称
古汉语中的“他”,最初并不是人称代词。“他”在《说文解字》中作“它”:“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姑相间‘无它乎?”许慎认为“它就是‘蛇’”字。在古籍中,“他”字经常用为旁指指示代词,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在指代人时,并不单独指某人,而是指别的人,故是指示代词。在句中主要作定语、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别的”“其他的”。例如:
(2)人知其一。不知其他。(诗经?小雅)(指物)
(3)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寨裳)(指人)
唐宋以后,“他”的词义范围缩小,单指人。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红楼梦》这部书中没有“她”,由于《红楼梦》中女眷甚多,“他”“她”不分,使得读者在阅读时看着有些话语混杂,不知道说话人到底是谁。不光是《红楼梦》里没有“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书籍里也没有“她”。“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人称女性。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由于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出现了“她”。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白话文兴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压作业实操科目三安全隐患图片题库(10页).pdf VIP
- 2024年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出院患者随访话术培训.pptx VIP
- 2024年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地理空白图(政区、分省轮廓、地形铁路空白图.doc VIP
- 2025至2030中国智慧停车系统行业城市级平台建设及运营维护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单基因遗传病.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