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谈审美感受能力培养
漫谈审美感受能力培养
人文素质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的写作能力又是人文素质的一个综合体现,但执教者多青睐于观察方法和作文技巧。我认为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成功作文教学的前提。福楼拜就强调感受是写作的第一步,他说:“写好,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既然承认“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那么“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天天路过“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的竹林,一般人可以视而不见,毫无所动,可郑板桥却是“胸中勃勃”遂有所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诗圣杜甫登临泰山的感慨,而常人则多有苦累至极的抱怨。同看―个恐怖的镜头或场面有的^会觉得兴奋,甚至有强刺激的快感;有的人觉得厌恶、恶心;还有的人冷淡、漠然。
人人都能“因物斯感”,那么这种“事无两样,人心有别”的现象,就是因为人的感受力和感受的敏锐性不同所至。而人的感受力及感受的敏锐性是受他的知识、经历、阅历、气质、审美情趣所制约,这是一个带有过滤器的接收器,有强烈的主观性,并随着自身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感受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只有注意了敏锐的感受能力的培养,才能反映出生活中的“缤纷花雨”。
1 感受力对写作的影响
感受力对写作,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1.1感受力能催化创作的激情:写文章不但要善于观察,还要善于对所见、所闻的事物有所感有所思,至少是心有所动,情有所发,才会行之于文。当代作家张抗抗就说:“灵感就是孕育于无数积累的感觉,或突发的强烈感觉之中的果实和精华”,“灵感的闪电应是用作家感觉到了的东西作为打火石而进发的。感觉是作家头脑中从生活印象的积累激发灵感途径的导火索”。如果一个人对客观外物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即使他有再高的天赋、再好的素材,也绝难写出好作品。
毛泽东同志的一首《送温神》,就是读了《人民日报》关于江南消灭了血吸虫的报道后,遥望南天,浮想联篇,夜不能寐,才欣然命笔的。鲁迅先生正是读《通签》,悟得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本质,是吃人二字,才发出愤怒的呐喊,才有令人震聩之作《狂人日记》的问世。朱自清正是夫妻感情真挚,中年丧妻,才在妻子逝世三周年之际,写出催人泪下的《给亡妇》的。 文学创作尤其需要有感受的参与,它是“艺术作品中流动的血液”。感受的越深刻,越强烈,冲动就越不可遏制,有了这种冲动,才能有创作的行为。“他之所以要写,是非写不可”,所以我们说感受催化创作的激情。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化的东西又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情以词发,物以情牵”,用语言文字记录下这种人格化的客观外物,便有了作品的问世。
1.2感受影响着题材的选择:王实甫的《西厢记》中《长亭?送别》里有这样一段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材醉?总是离人泪”霜打树叶红这一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哭了一夜的莺莺眼中是被离别的泪水染红的。试想一个被丰收喜悦所陶醉的人,他眼中会是“西风紧”“北雁南飞”的“黄花地”吗?他看到的会是硕果累累的枝条,会把熟透的苹果,看成是喜悦的笑脸的,以此来表现“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气息”。
生活中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不是选择“鹊上枝头”,就选择“花好月圆”来陪衬,当表现心潮激愤难平时,不是选择狂风大作,就是海涛汹涌,当表现英雄人物壮烈牺牲时,不是青山苍松作背景,就是压倒而勃起的新苗。人们之所以在感受相同的情况下,会选择感情基调相同或相近的同一题材,是因为人们有相近的审美意识,受“功能固着”的影响,所以说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题材选择的范围和种类。
1.3感受影响着主题的提炼和情感的基调。感受是对客观外物的一种情感体验,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包含着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素。它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和排斥性。
十个作家去体验观察同一个生活,其所有的感受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主题也就差三千里。施耐安的《水浒传》写的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以宋江等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可到了俞万春手里就成了《荡寇志》。感受的深刻与否,也影响着主题是否鲜明,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感受不同于生理反映的感觉,它包含了更多的心理因素,它需要有知识经验、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的参与,所以人对同一事物,又会有不同感受,从而影响感情基调的变化。例如:同是咏梅,陆游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迎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自况,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白了自己的孤高和劲节。不过落魄不偶,哀哀无告之意也溢于词外。而毛泽东同志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以梅自喻,以天下为已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