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城市经济增长及其模式转型
一、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截至2009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6.22亿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城镇化水平达到46.59%。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40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4个,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11个。
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
2006年全国城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47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5%;城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98元,是改革开放初期(1980)的40倍。;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
城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集中衔接点。
科技、信息与文化传播的枢纽
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区域节点。
区域指挥中心
区域调节中枢:在区域内各个城市(大、中、小城市)或城镇之间促进横向经济交流。;二、城市经济的特征与源泉;外部性利益:
概念:
一件事对于他人产生有利(正外部性)或不利(负外部性)的影 响,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
案例:
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对周围企业的生产和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危害。
当厂商A以厂商B的产品为投入品,而且投入品的运输成本大于其产品的运输成本时,厂商A靠近厂商B就可以节约运输成本,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规模性利益:
概念:
如果厂商的全部投入按某一比例变化,导致其产出发生一个更大比例的变化时,这个厂商的生产函数就具有规模经济的性质。
案例
企业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生产率更高。
;;中间产品和公共产品投入共享:曼哈顿服装制造业聚集所引起的钮扣生产企业经典案例。
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应:硅谷案例
知识溢出效应:硅谷经验与波士顿地区128号公路失败的教训。
区内市场效应:美国制造业潜力案例;人均GDP,经济增长,和交通运输费用––––可以解释企业生产率数据三分之一左右的差异。
竞争效应:浙江绍兴的“纺织城”;城市经济增长的三种类型;城市经济增长的机理;三、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三、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四、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总体环境;中国各地区的投资环境按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列为:
东南地区(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
环渤海地区(山东、北京、天津和河北);
中部地区(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和海南);
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金牌城市”:杭州、青岛、绍兴、苏州、厦门和烟台。
;;根据内资公司的投资环境列出的城市排名;;;;城市和排名;构建和谐社会的城市排名;城市;政府效率和土地劳动力成本--环渤海区域城市比较;政府效率:环渤海地区城市的排名和评估;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环渤海地区城市排名和表现;;政府效率的短期改善
简化行政法律法规(例如:商业许可、土地使用、税费负担、海关)、提高法治、增加政府服务。
除了登记注册,在中国创办企业还要办理另外十二项标准手续。此外,企业还可能需要得到许多部门的批准。;沿海城市的进步的城市政府在贯彻执行上更加体现了“对企业友好”的特点。
建立“一站式大厅”,促进企业与各类要求办理执照和许可证的机构进行联络;
地方政府努力简化创业手续; 消除管理无序,减少官员自由裁量的机会;广泛宣传企业创办的标准程序;
公开可供开发土地信息;公开批地配额应用于特定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
公开宣传重要的税收规定及其变化;
促进网上交税;
取消某些行政收费,或通过建立明确的费用结构简化行政收费;
为新登记企业提供明晰的行政收费清单,便于日后收费;
通过取代旧式行业协会,建立能够真正代表成员利益的新型企业协会,促进地方和中央层次的政企对话,改善投资环境。;中国城市群与人口分布图;?预计2030年,城市化率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10亿人左右。将形成由:城市带、城市群、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居民点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其中将形成9大城市带、33个大城市群、城市数量到到1000个左右,小城镇达到15000-20000之间;居民点数万个的格局。
?从等级上来看:世界顶级城市1个,世界城市3~5个,国际化城市15个左右,国家级城市30~50个,一大批区域和地区性城市;中国城市体系将形成由多个增长极牵引,由众多城市群扛鼎,由多条城市带联动的,全球一体、一超多强、归核化、网络化的城市群体系。
?从空间按上来看:将形成东部连片、中部东北成带,西部成群和点的空间体系。;五、城市经济发展组织模式——新产业区理论与模式;关于灵活性、根植性、创新性的含义;新产业区形成与发展的机理;技术保障——生产和运输技术进步的推动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
(由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刚性生产方式变为小批量定制产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