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3年度第2次智慧财产实务案例评析座谈会议纪录-TIPA智慧财产培训.PDF
103 年度第2 次智慧財產實務案例評析座談會議紀錄
壹、時間 :103 年06月 19日 (四) 上午9:30
貳、地點 :國立臺灣 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1樓第四會議室
叁、主持人 :謝銘洋教授國立(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
記錄:廖純誼
肆、出席人員 :各界代表(依姓名筆畫排序)--王惠玲顧問(TIPA智
慧財產培訓學院)、 王美花局長(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王怡蘋副教
授 (國立臺 北大學法律學系)、汪漢卿審判長智慧財產法院( ) 、幸秋
妙律師(北辰法律事務所) 、吳逸玲科長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張懿
云教授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 ) 賴文智律師(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伍、討論題綱:
有關著作權歸屬,我國著作權法主要規定於第 11條至第 13條,
此三條為著作權法對著作權歸屬的規定,條文的規定雖然明確,在實
務上著作權歸屬問題上仍屬不少,如:是否為受聘人抑或是出資聘人、
有無約定、何謂職務上完成之著作…等,存有不少問題。以下即針對
著作權歸屬問題之案件為探討。
此外,智慧財產局所提出之著作權法修正草案,對於著作權之歸屬亦
有所修正,其內容如下,一併提供討論之參考:
第 十三條 第十一條
甲案 甲案
受雇人於職務上完成之著作,以該 受雇人於職務上完成之著作,以該
受雇人為著作人。但契約約定以雇 受雇人為著作人。但契約約定以雇
用人為著作人者,從其約定。 用人為著作人者,從其約定。
依前項規定,以受雇人為著作人 依前項規定,以受雇人為著作人
者,其著作財產權歸雇用人享有。 者,其著作財產權歸雇用人享有。
1
但契約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但契約約定其著作財產權歸受雇
前二項所稱受雇人,包括公務員。 人享有者,從其約定。
前二項所稱受雇人,包括公務員。
乙案 乙案
受雇人於職務上完成之著作, 以雇 受雇人於職務上完成之著作,以該
用人為著作人。但契約約定以受雇 受雇人為著作人。但契約約定以雇
人為著作人者,從其約定。 用人為著作人者,從其約定。
前項所稱受雇人,包括公務員。 依前項規定,以受雇人為著作人
者,其著作財產權歸雇用人享有。
但契約約定其著作財產權歸受雇
人享有者,從其約定。
前二項所稱受雇人,包括公務員。
第 十四條 出資聘請他人完成之第十二條 出資聘請他人完成之
著作,以該受聘人為著作人。但契 著作,除前條情形外, 以該受聘人
約約定以出資人為著作人者,從其 為著作人。但契約約定以出資人為
約定。 著作人者,從其約定。
依前項規定,以受聘人為著作人 依前項規定,以受聘人為著作人
者, 其著作財產權之歸屬,依契約 者, 其著作財產權依契約約定歸受
約定之。未約定著作財產權之歸屬 聘人或出資人享有。 未約定著作財
者,其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享有。 產權之歸屬者,其著作財產權歸受
依前項規定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 聘人享有。
享有者,出資人得於出資之目的範 依前項規定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
圍內,利用該著作。 享有者,出資人得利用該著作 。
第十五條 視聽(及錄音)著作依前
條第一項規定以受聘人為著作人
者,其著作財產權歸出資人享有。
但契約另有約定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