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茶具开发现状及市场前景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漆艺茶具开发现状及市场前景研究

漆艺茶具开发现状及市场前景研究   本文主要以漆饰艺术的工艺与装饰为纵向脉络进行梳理,将茶道用具的造型装饰贯穿其中,介绍漆艺茶具的发展成就,并结合当下漆艺茶具的现状,研究其市场开发价值。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有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开启之源,有着数千年的文化传承,由茶文化繁衍出的茶道、茶具组成了华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茶具的设计与制作是我国传统工艺文化的重要类型,其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漆艺茶具。漆茶具的创生与我国的茶道文化几乎是同时创生的,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沉淀与累积,值得我们去回味、发展。   历史漆艺茶具的成就   我国的漆器起源于七千年前,聪明智慧的先人很久以前就懂得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   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漆器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时期发现的朱漆木碗和朱漆筒,距今约4000―5000年的浙江余杭良渚文化中,也有可用作饮器的嵌玉朱漆杯,夏商以后出现了更多的漆制饮器。在先秦时期漆器曾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铜器,广泛应用于生活、乐器、丧葬用品、兵器等物品的制作。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这些漆器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最为精彩的,而且品类全、器型大、风格古朴,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汉代时期漆器品类开始丰富细化,工艺技法日臻成熟,类似玳瑁、镶嵌、堆漆等技术开始出现,漆器进入其历史鼎盛时期。受佛教文化在唐朝的盛起,漆器无论在工艺技法上还是在使用功能上都进一步等到极大的发展,并由于鉴真和尚的六次东渡,将漆艺带到了日本,日本漆艺工匠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本国漆器的特色。由于北宋时期瓷器的大行其道,物品的功能性不断被弱化、被替代,明清时期漆器已开始颓落,日常用品逐渐被瓷器所代替。然而尽管如此,漆器还是作为人们饮茶的器具始终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伴随着漆器工艺技法的发展与成熟,漆艺茶具也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文雅风尚。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较常见的用于储存茶饼的漆盒。在宋代,漆艺茶具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在湖北省境内挖掘出来的宋代墓文物中,就已经有了渣斗、茶托等漆艺茶具。另外,由于宋人推崇用黑色的茶碗“斗茶”,因此在宋代的茶具中,除了黑色的瓷器茶盏之外,黑色漆碗较为多见,如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出土于江苏淮安杨庙的宋代黑漆花瓣形茶碗。到了元代,雕刻有工匠名字和标识的漆器作品开始出现,其中知名工匠杨茂所制作的“剔红观瀑布图八方盘”(如图一),便是用于贮存茶团的茶盘,盘上绘制了精美的侍童端茶图。明清两个朝代也有许多漆艺茶具,例如明永乐年间的漆器盏托、盖碗,正德年间的紫砂茶具名艺人时大彬所制的砂胎漆壶,还有清乾隆皇帝曾作诗吟颂过的剔红品茶盒等,均是漆艺茶具中的珍品。现代漆艺茶具在承袭传统茶具风格的基础上,有了更多创新之处,为人熟知的有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脱胎茶具(如图二),以及江西鄱阳、宜春等地出产的脱胎漆艺茶具等,不仅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其优美的艺术造型使其更具有收藏价值。   漆艺茶具的开发现状   中国的漆器文化从产生、发展、繁荣到鼎盛,历经七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遗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漆艺发展史来看,漆器工艺的表现媒介、语言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贯穿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艺术在相互碰撞中进行的吸纳、扬弃、继承、创新。中国漆文化曾经有几度辉煌的时期,然而中国的现代漆器总体处于发展缓慢并且举步维艰的境地。同样,漆艺茶具的开发现状与其实用功效和文化艺术价值不相匹配,更远远落后于目前茶叶及茶道周边产品市场发展的兴盛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市场主要集中在小众的圈子,普及率较低   受到漆器市场萎缩的影响,我国早已失去昔日漆艺大国的辉煌,漆艺茶具更多是作为收藏品被国内外美术馆或私人企业、漆器爱好者所收藏,使其在市场中的流通有限,以至于人们对漆艺茶具的认知不足,无法见识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工艺造型之美感。笔者了解到,漆艺茶具目前仅在福州一带有较多生产和使用,关于漆艺茶具的相关文献资料也都比较匮乏,由于受到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影响,使得一些致力于从事漆器制作的创作者在了解其繁琐的制作工序后,转而选择效率相对较高的漆画创作上。另外,由于漆艺茶具相比较其他材质的茶具,如竹木茶具、陶瓷茶具、玻璃茶具,价格更为昂贵,使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较低。   2.生产方式多是作坊式,尚不能达到批量生产   漆艺茶具的生产要经过数十套工序,有的甚至达上百套工序,经过反复不断的刷漆上色、打磨、推光,才能最终成型,因而漆艺茶具的生产更多的是手工作坊模式。目前,我国的传统手工工艺正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现象,愿意从事漆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