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
PAGE
PAGE 1
稳练基础
1、【2018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月逐人来①
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②。东风静、珠帘不卷。玉辇待归,云外闻弦管。认得宫花影转。
【注】①本词描写汴京上元之夜灯节状况。②“凤楼”即宣德楼,“两观”宣德楼东西两阙。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从天空与季节入手,“星河明淡”刻画上元夜月圆星稀,“春来深浅”描写春虽至、寒犹厉,气温是有反复,故有春意忽深忽浅之说。
B.次句描写红莲开满全城,人们在京城游玩观赏,极力描写热闹欢乐的场景,衬托形成的富庶与繁华。
C.“光动”点明上元夜楼上的万千彩灯熠熠发光、璀璨辉煌,“珠帘不卷”句指的皇帝垂下帘子观赏花灯,而有了“东风静”三字使自然与人事巧妙相融。
D.“云外闻弦管体现出皇帝驾临赏灯听到的民间艺人们奏响的美妙音乐,虚无缥缈、引人入胜。
E.最后一句说臣僚们官帽上簪着宫花,宫花在彩灯的映照之下,花影也随之转动,富有动态的美感。
【答案】BD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
(2)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著名的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请指出这首词与李持正的词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案】内容上,两首词都通过对明月、花灯、赏灯游人的欢乐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京城上元节灯会的热闹场景。写法上,均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而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目不暇接的美景。
【解析】题干要求学生指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词与李持正的词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2018届四川遂宁市高三三诊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山坡羊·叹世(节选)
陈草庵①
渊明图醉,陈抟贪睡②,此时人不解当时意。志相违,事难随,由他醉者由他睡。今朝世态非昨日。贤,也任你;愚,也任你。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③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④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注释:①陈草庵,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曾任赞善大夫、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左丞等。②渊明图醉:东晋诗人陶渊明曾说“吾尝得醉于酒足矣”;陈抟贪睡:宋人陈抟曾隐居华山,相传其贪睡,“多百余日不起” ③那个:即“哪个”。④长安:汉唐京都,此处泛指京城。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此时人”,指陶潜、陈抟生活的社会中那些为名利而角逐的人;“当时意”,指他们那样做的用意。
B.“晨鸡初叫,昏鸦争噪”“晨”、“昏”两个字相呼应,暗含着作者对世人从早到晚都在奔波的感喟。
C.“那个不去红尘闹”的“闹”表面是指上文的鸡叫、鸦噪,实际是暗指人们为追逐功名而趋之若鹜、竞奔不已的丑态。
D.“志相违,事难随”,这两个句短音促的对偶句,不加雕饰地对陶、陈二人“图醉”“贪睡”原由作出了解答。
E.两曲结尾都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表明作者对现实人生的讽刺。
【答案】AE
【解析】题干是“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是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当时意”,指指陶潜、陈抟当时那样做的用意;E.第一曲结尾没有用夸张的手法。
(2)作者一腔愤世嫉俗之情层层推进,请以曲(一)为例简要分析。
【答案】①作者首先通过典故,讽刺当时人们不理解陶、陈——既对现实感到不满,而又无力变革现实;②再用“今朝”与“昨日”对比,明确今更非昔比;③再用“贤,谁问你”与“愚,谁问你”批判现实贤愚不分,正邪颠倒,从而将作者愤世嫉俗的一腔怨气喷发净尽,使全曲层层推进的波澜涌向了高潮,十分辛辣地对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进行了讽刺。
【解析】题干是“作者一腔愤世嫉俗之情层层推进,请以曲(一)为例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谁问你”与“愚,谁问你”概括现实,从而将作者愤世嫉俗的一腔怨气喷发净尽,使全曲层层推进的波澜涌向了高潮,十分辛辣地对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进行了讽刺。本题从表现手法——用典和对比的手法切入,结合诗的内容回答即可。
点睛: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主要有动静衬,以乐景衬哀情等;联想和想像(虚实结合),对比。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试卷(四)含答案.docx
- 2018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试卷(三)含答案.docx
- 2018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试卷(二)含答案.docx
-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地理(1)试卷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试卷(一)含答案.docx
-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地理(2)试卷含答案.doc
-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地理(4)试卷含答案.doc
-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地理(3)试卷含答案.doc
-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doc
-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doc
- 专题11 文化与文学常识-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备战2019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doc
-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讲义-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
-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检测-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
-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练习-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
- 专题13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讲义-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
- 专题13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检测-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
- 专题12 古典诗歌鉴赏-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备战2019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doc
- 专题13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练习-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
- 专题14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检测-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
- 专题14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义-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