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泉州五中
19世纪初:维也纳体系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 雅尔塔体系 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背景: 军事负担非常沉重 经济改革: 综合国力逐渐衰退 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经济基础日趋衰弱 2.时间: 1985年 3.内容: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改革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3.结果: 加快了苏联的解体 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经济发展每况愈下 供不应求现象严重 通货膨胀现象严重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 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地位 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未建立起能实现平稳过渡的领导机构 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4.实质: 二、苏东剧变 1.苏联解体 经过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八一九事件”(1991.8.19)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掌权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独联体正式成立 二、苏东剧变 1.苏联解体(1991年12月) 过程 标志: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原因 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错误的路线、政策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实行“和平演变”政策 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 二、苏东剧变 1.苏联解体(1991年12月) 过程 标志 原因 影响 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实质 19世纪初:维也纳体系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 雅尔塔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二、苏东剧变 2.东欧剧变 时间: 1989下半年到1991年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推倒柏林墙——两德合并 东欧剧变 东 欧 国 家 更 名 简 表 原 名 新 名 更名时间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1989年10月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共和国 1989年12月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1990年4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年10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11月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1991年4月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2年4月 二、苏东剧变 2.东欧剧变 3.认识: 这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启示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2、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4、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5、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归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 理论: 空想——科学 实践: 首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多国: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挫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1)导致苏联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经济基础日益衰弱是因为苏联( ) A.注重解决农业问题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注重发展工商业 D.片面发展重工业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初期主要集中在( ) A.政治领域 B.军事领域 C.经济领域 D.文化领域 (3)“八一九事件”之后,苏联的国家大权转移到了谁及其支持者的手中( ) A.戈尔巴乔夫 B.亚纳耶夫 C.叶利钦 D.普京 巩固练习: D C C (4)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是在什么事件之后( ) A.戈尔巴乔夫在经济领域开始改革 B.戈尔巴乔夫在政治领域开始改革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宜搭低代码开发师(中级)部分考题.docx VIP
- 2023年海峡杯数学试题八年级.pdf VIP
- 小学自考本科《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2024年10月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等保2.0网络安全相关知识考试试卷题目及答案.doc
- DGTJ08-205-202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1 There is a big music room.1湘鲁版.doc VIP
- 20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pdf VIP
- 高创CDHD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二年级语文上册试卷、练习单元测试卷第2单元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答案.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市场营销学(暨南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