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史”写作:历史与当下的反思(人大复印).docVIP

“中国摄影史”写作:历史与当下的反思(人大复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摄影史”写作:历史与当下的反思(人大复印)

“中国摄影史”写作:历史与当下的反思 李树峰 【专题名称】造型艺术 【专 题 号】J7 【复印期号】2010年06期 【原文出处】《文艺研究》(京)2010年8期第27~36页 【英文标题】The Writing of “History of Chinese Photography”: Past and Present 【作者简介】李树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 【内容提要】 如何写作中国摄影史,是摄影人十分关注的议题,近几年重新“热”了起来,也有一些成果出现。本文从回顾和总结中国摄影史建设历史的角度,提出摄影史编写中如何对待史料和叙事、摄影史的框架和需要处理的关系,以及抢救式地搞好口述史等问题;同时对编写摄影史过程中已经出现的某些倾向,提出批评意见。 【关 键 词】EEUU8437453 ????摄影作为一个“专业”,目前在中国的学科体系中一直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在新闻传播学的下设分科中有摄影,在美术学的下设分科中也有摄影,都属于二级学科。现在全国有近两百所大学开设了摄影专业,有一千多所大学开设摄影课,但问题是,不仅师资缺乏,而且进一步做学术性的课题拓展也很困难,因为摄影学要么以新闻传播学的面目出现,要么得挤进美术学的范畴中,其评价标准非常模糊。具体到近几年摄影作品的拍卖市场上,因为中国摄影家在艺术体系中缺少具体坐标,对其作品的认读和判断也大受影响。这种种状况的形成,是摄影学本身建设不完备造成的,在诸多缺失的因素中,中国摄影史写作的缺失显得特别突出。 ????一、中国摄影史建设的简要回顾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摄影杂志上,有刘半农、胡伯翔、林志鹏等人撰写的若干文章发表,其中涉及到摄影的历史发展问题。民国后期,郎静山曾著《中国摄影史》,简要记述了中国摄影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正式面对全国摄影人提出修撰中国摄影史,是1956年12月21日到22日在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成立大会上,蒋齐生在发言中说自己“作为一个学徒、小学生”,敬向大会“提出几点希望”。他的希望有八点,其中第四点是:“关于中国摄影的历史,希望学会能把过去的资料加以汇集、整理和研究。新华社买了不少这类书籍杂志,但缺乏人去整理。‘继往开来’,因此整理和研究有关摄影的历史,对今后摄影事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作用。希望老摄影家们写些自己的回忆,来充实这一方面的工作。”①这个提议不可谓不及时。 ????学会成立后不久,时任主席石少华就捐赠了一批摄影史料。以这批史料为基础,又有吴群、高帆、陈勃等许多摄影家捐赠,逐步搜集和汇聚,形成了156件史料(由佟树珩保管达三十三年,2005年4月重新移交协会)。这些文物中,有清末科学家邹伯奇的自拍像和照相机设计手稿,有罗以礼自拍像,有《大革命写真画》(辛亥革命照片),有“三·一八惨案”照片,有“七七事变”前夕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出版、伍联德主编的《中华景象》,有中国早期摄影专业图书《脱影奇观》、《周氏摄影丛书》等;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个摄影组织的年鉴、杂志,如光社、华社、黑白社,如《飞鹰》、《晨风》、《天鹏》等;有红军机枪训练班照片,有晋察冀摄影训练班争辩大会的记录本,有染着鲜血的《赵烈日记》,有战争年代沙飞给石少华的书信,有白求恩用过的相机,还有侯波、吕厚民等请毛泽东为协会的两次题名,等等。这些史料为后来撰写中国摄影史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但是,由于“文革”的冲击,中国摄影学会停止工作,虽然1972年后成立了全国摄影展览办公室,但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并没有开展起来。直到1979年,随着文艺界拨乱反正,摄影界再次提出编写中国摄影史的问题。 ????1982年6月29日上午,吴印咸、高帆、吴群、罗光达、蒋齐生、舒宗侨、田野、郝世保、陈昌谦、胡志川等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议室召开了《中国摄影史》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就中国摄影史编写问题召开的有各个方面人士出席的会议。会上,大家就“中国摄影史”如何编写进行了讨论。陈昌谦提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用辩证唯物论的历史观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编写,做到充分占有史料,确实可信”;蒋齐生提出中国摄影史应包括新闻、艺术两个方面的摄影史,同时问及是否要写照相行业史、画报史、器材史,是否要写敌伪方面的摄影史;高帆提出摄影史要编得“有劲道儿”;吴群认为在摄影史研究方面,我们比台湾落后,《世界摄影史》也把中国排斥在外,我们要急起直追,首先要占有大量的史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抢救活的史料,编写回忆录,二是搜集史料,做选编;罗光达认为在编写上可以“有的以事件为中心,有的以人物为中心,有的以画面为中心”,一下子搞个完整的摄影史还不行,可以先搞个简史;郝世保提出,从鸦片战争以后我们一直有敌对阶级,敌人拍的东西不比我们少,这些东西写不写,如何写,要考虑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