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黄链霉菌在温室番茄上应用效果研究
细黄链霉菌在温室番茄上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将细黄链霉菌(AMCC400001)添加到绿源有机肥中,制成不同生物菌剂含量的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在温室番茄上,同时以单施绿源有机肥为对照,研究了2种不同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细黄链霉菌茵剂用量为30kg/hm2时,可有效促进番茄生长,显著改善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细黄链霉菌;番茄;生长;品质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6)02-0064-0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逐步建立,化肥施用过量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产品质量的需求与传统化肥的矛盾,亟需新型绿色肥料来解决,而微生物肥料的发展为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微生物肥料(Microbialfertilizer),又称生物肥料(Biofertilizer)、菌肥、接种剂(Microbialinoculant),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作为农作物特定肥料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微生物种类是其中的核心,决定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5406放线菌,经鉴定该菌株为细黄链霉菌乳糖变种,能够促进小麦、蔬菜、烟草、人参等多种大田和经济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并具有一定抗病、驱虫作用。微生物肥料与化肥、有机肥料的科学配合使用,能够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缓解并逐步解决单独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通过连续2个生长季的田间试验,对细黄链霉菌(AMCC400001)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年12月至翌年6月和2013年12月至翌年1月2个生长季在山东陵县丁庄乡小庄番茄日光温室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荷兰8号,供试微生物菌剂为细黄链霉菌,由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中心提供,菌剂浓度为5×109cfu/g(50亿/g)。供试有机肥为绿源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N+P2O5+K2O≥5%),供试大棚土壤含有机质10.5g/kg、全氮62.7g/kg、速效磷12.9mg/kg、速效钾(K2O)89.9mg/kg,pH值7.61。
1.2 试验方法
试验根据有机肥中添加的细黄链霉菌菌剂的有效活菌数量设置4个浓度,分别为0、1.5×1012、1.5×1013、1.5×1014cfu/hm2,对应的用量即为0(CK)、0.3(T-1)、3(T-2)、30(T-3)kg/hm2,对照(cK)为常规施肥,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各处理有机肥用量均为1500kg/hm2,均作基肥于整地后定植前施入。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20m2,每个小区施入调配好的生物肥3kg,小区间定植沟侧壁用塑料薄膜与周围土壤隔开,防止处理间肥水侧渗相互影响。试验地结合翻地全层均匀基施农家土杂肥10m3/hm2、鸡粪150m3/hm2、复合肥(N-P2O5-K2O=15-15-15)2000kg/hm2。12月10日选取长势均匀一致的健壮苗统一定植,大行行距80cm,小行行距50cm,株距30cm,种植密度51300株/hm2,翌年6月30日拉秧。其他追肥、灌溉及田间管理等条件均一致,番茄用2,4-D点花,不疏花疏果,保留到5穗果后打顶。
1.3 项目测定
①生长性状在番茄生育期内定垄定株连续测量株高、茎粗,统计叶片数量,自定植后15d起,每隔15d调查1次,共调查4次,每个处理调查10株;定植后40d从各处理随机选取番茄植株5株,称量其地上部及根部鲜质量,用直尺测定其主根长,统计根条数,采用排水法测根系体积,烘干称质量法测根系与地上部干质量等。
②经济性状定垄定株,每个处理取10株调查单株坐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每次按小区测量收获果实质量(精确到1g),最后统一折算为每1hm2产量。
③商品性状盛果期每个处理随机采取第2穗成熟度一致、大小均一的3个商品果,采用2,6-二氯淀粉法测定VC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㈣、手持折光仪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番茄红素含量、水杨酸法测定硝酸盐含量。
1.4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作图,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番茄株高与茎粗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处理的株高均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加,定植15d内,株高增幅较小;定植15-45d,生长加速,株高增幅大;定植45d后,增幅减缓。
细黄链霉菌菌剂对番茄植株茎粗均存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