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李斯文学成就及悲剧性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李斯文学成就及悲剧性格

简析李斯文学成就及悲剧性格   摘 要:战国末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远在西方的秦国招贤纳士,一批有识之士纷纷登场亮相,李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辅佐秦王嬴政,结束了分裂割据、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秦始皇显赫一世的历史功绩中,李斯功不可没。长期以来,人们对李斯的评价众说纷纭。   关键词:李斯 文学成就 悲剧性格      一、李斯的人生哲学      李斯,字通右,楚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早年曾受学于荀子,后来做了秦始皇的丞相,在秦统一六国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因直接参与“焚书坑儒”,后人或加诟病。历代学者大都把一切罪过归因于李斯,所以对此人评价不高。   李斯也是秦代散文家的代表,为文富于文采而论证周详,带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的习气。散文作品主要有《谏逐客书》、《论督责书》等,此外还有几篇有名的刻石文。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纪》中说,李斯“是圣是魔,未可轻易评说”[1]。司马迁的《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集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类,在所自处耳’!”[2]李斯的这段话,对于那些出身高贵的人来说,可能认为这是天生的人品卑贱,但事实上李斯道出了许多出身下层而又不愿认同命运安排的有志之士的心声。只要人类有国家存在,这种状况就不会改变,我们如果不承认这些,也只能说明你自己在高尚你自己。一个从没有挨饿的人他从不会考虑挨饿的滋味;同样的才能用与不用,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东方朔不是也有此感慨吗?“用之如虎,不用如鼠。”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看来我们仅从后来李斯的悲剧结局来否定这个根本就存在的事实也是违心的,中国的历代“士人”又有几人能跳出这个圈子呢?   不过李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所采用的不光彩手段还是令人深思的。他的理想可以???西行入秦向老师荀子告别的话语中体现,同时也表明了李斯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李斯说:“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2]他的这些话道出了那些胸怀抱负的下层士人的心声,历代的“有识之士”以身试之而粉身碎骨的难记其数。从李斯的人生哲学来看,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凡“物禁太盛”。《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的儿子李由在担任三川郡守时,一次回家李斯在家设宴,文武百官都前来祝贺。面对热闹非凡的景象,李斯曾有这样的感叹:“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2]看来李斯早已预料到自己可悲的下场,但他又不愿自己从一个“仓鼠”沦落到“厕鼠”,他的悲剧显然是无法避免的。李斯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不是个人的悲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上演同样悲剧的“仕途之士”又是何其之多!      二、李斯的文学成就      从历史文献上看,奏议文字至战国时代则始称为“书”,如《战国策》中保存有《苏代遗燕昭王书》、《乐毅报燕惠王书》。《史记》中保存的李斯《谏逐客书》是一篇名文,是为劝谏秦王取消错误的逐客令而发。作者在这篇上书中,论说了人才与国家兴亡的关系,征之以史实,陈之以利害,全文议论风发,“很有说服力,为后世奏议文树立了榜样”[3]。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法家的文章“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4]。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称:“李斯是秦朝的唯一作家,作于始皇十年的《谏逐客书》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篇名作”[5]。从整篇看《谏逐客书》,文章犀利深刻,论辩雄健,富有气势,有战国纵横辞说的习气。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流畅,汉初散文和汉代的辞赋与此颇为相近,汉代大赋受此影响不容置疑。《文心雕龙?论说》“……李斯之止逐客,并烦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6]应该说李斯《谏逐客书》最大的贡献是劝阻了秦王逐客的鲁莽做法,避免了秦国人才的流失,对秦国的强盛和统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应了“一言可以兴邦”这句话。   《谏逐客书》又名《上秦王书》,写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以下作者紧紧抓住秦王心理,从“跨海内、制诸侯”的远大政治目标出发,说明用客之利、逐客之害,批驳逐客的错误主张。故宋代人李涂《文章精义》中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李斯上秦始皇逐客书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7]文章首先铺陈秦国历史上四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