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选择题哲理诗文类集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文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今有人说“床前”不好,应改为“窗前”。其实,李白所说的床并非寝具,而是说的水井边的一圈栏杆。回答1-3题。? ???? ???1、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人们的认识不能统一 ?C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复杂性 D人们的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 ???? ???2、有人将诗中的“床”理解为寝具(?) ?A是对认识的发展?B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C犯了教条主义错误?D不是对事实的反映?? ???? ???3、人们要想获得正确认识(?) ?A必须勤实践、勤读书、勤思考?B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 C必须亲身实践?D必须经过系统学习?? ????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回答4-5题。? ???? ???4、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A“语不惊人死不休”?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C出奇制胜?D写出好文章? ???? ???5、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 ?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 ????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柳宗元也有名句“欵乃一声山水绿”。同是一个“绿”,可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据此回答6-7题。? ???? ???6、前后两个“绿”字都是() ?A客观实际?B诗人大脑的产物?C诗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D诗人的主观想象?? ???? ???7、两个绿字的词性不同,是人们(?) ?A认识事物的需要?B思维习惯的不同?C改造世界的需要?D审美情趣不同?? ???? ???以下是叙述京杭大运河开凿的四首诗,据此回答8-9题。?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遣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几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来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8、四位诗人的揭示了运河与隋朝灭亡之间的联系。因果联系的本质特点是原因和结果(?) ?A、之间是先行后续的关系?B、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D、在时间上的继承性?? ???? ???9、从哲学上看,南北大运河的开通表明(?) ?A、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变自然?B、人类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C、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属性和规律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前提?D、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 ???10、“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命题。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悲观主义?D、教条主义?? ???? ???1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1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 A、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14、这首诗主要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 ???15、找出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选项是(?)?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16、人们要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从主观方面来讲,必须做到(?)? (1)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2)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3)不断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4)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1)(2)?B、(1)(3)?C、(1)(2)(3)?D、(1)(2)(3)(4)?? ???? ???1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