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竹书《子羔与早期儒家思想的性质.docVIP

楚竹书《子羔与早期儒家思想的性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楚竹书《子羔与早期儒家思想的性质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SrcShow.asp?Src_ID=1088 收稿日期:2009年6月13日 發佈日期:2010年2月21日 頁碼: PAGE 27/ NUMPAGES 35 楚竹书《子羔》与早期儒家思想的性质 (首发) 艾兰 美国达慕思大学 “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後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於儒,孰是孰非邪?”(《列子·说符》) 两千多年以來,我们关於早期儒家思想的理解,主要都基於对《论语》和《孟子》的文本阅读。近期发现的战国(公元前475-222 年)楚竹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翻译并讨论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的其中一篇,《子羔》。《子羔》发表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二册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第31-48页 (彩照) 及第181-191页 (释文)。,由马承源主编释文。因为其中一枚竹简的背後写有“子羔”,於是就以此命名。此文很短。就目前的构成来看,它包括了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十四枚竹简,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所藏的一枚残简。 陈松长:《香港中文大学文物舘藏简牍》,3号简。转引自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194页。 马承源提出,残简源於相同的竹书,其他学者大体上接受了这个观点,但是竹简的排列还是有争论的。我的排列顺序参考陈剑的意见,它应该放在12号简上面。 有些简严重损坏,大篇幅的段落佚失,不过经处理之後残留部分的书法还是非常清楚的,其中有相当的可读文本,大体意思也是能理解的。在本文文末,我附上我自己修订的《子羔》本子。释文和注释的方式,以雷敦和(Edmund Ryden)和谭朴森(Paul Thompson)的方法为基础,类似研读《圣经》的惯例而有所改编。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第31-48页 (彩照) 及第181-191页 (释文)。 陈松长:《香港中文大学文物舘藏简牍》,3号简。转引自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194页。 马承源提出,残简源於相同的竹书,其他学者大体上接受了这个观点,但是竹简的排列还是有争论的。我的排列顺序参考陈剑的意见,它应该放在12号简上面。 《子羔》的创作年代不确定,不过仍有线索可循,让我们可以将之圈定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根据《史记》的记载,子羔比孔子(公元前551-479 年)小三十岁,所以他生於公元前521年左右。 《史记》(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卷67 《仲尼弟子列传》,第2212页。 此处哲学家年表参考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 1956)。我们不知道子羔是什麽时候死的,但是孔子去世的时候他在卫国很活跃。 《春秋左传注》(北京: 中华书局, 1990),第1694-1696页(哀公15年)。 《子羔》的引文风格也表明此文可能并非子羔本人,而是在其死後由其门徒结集成的。假设此文大概与郭店其他文献同时代入葬,那麽写作日期大约是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或者最迟在公元前278年。 关於郭店一号墓的年代问题,参见李学勤《郭店一号墓所出儒家文献》(”The Confucian Texts from Guodian Tomb Number One”)以及邢文《郭店楚简研究述评》(“Scholarship on the Guodian Texts: A Review Article”),收入艾兰、魏克彬编《郭店老子》(The Guodian Laozi),第107-112页和第251-257页。王葆玹在他的若干文章中对这些年代提出了质疑。其中一篇的英文翻译可以参见 “A Discussion of the Composition Dates of the Various Guodian 《史记》(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卷67 《仲尼弟子列传》,第2212页。 此处哲学家年表参考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 1956)。 《春秋左传注》(北京: 中华书局, 1990),第1694-1696页(哀公15年)。 关於郭店一号墓的年代问题,参见李学勤《郭店一号墓所出儒家文献》(”The Confucian Texts from Guodian Tomb Number One”)以及邢文《郭店楚简研究述评》(“Scholarship on the Guodian Texts: A Review Article”),收入艾兰、魏克彬编《郭店老子》(The Guodian Laozi),第107-112页和第251-257页。王葆玹在他的若干文章中对这些年代提出了质疑。其中一篇的英文翻译可以参见 “A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