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芥川龙之介和鲁迅比较研究
芥川龙之介和鲁迅比较研究
摘要:素有“鬼才”之称的芥川龙之介和中国近代文学先驱鲁迅,作为同一时代的文学者在创作主题及风格上有必然的相似性,但不同国家中作家的创作差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本论文主要以《河童》和《狂人日记》为中心,对两位作家及创作特色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狂人;吃人社会;人间性;国民性
芥川龙之介的《河童》对日本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讽刺,鲁迅的《狂人日记》借助狂人之口,深刻地批判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黑暗。通过对比两作品中的狂人形象及吃人现象的异同,来阐述芥川龙之介和鲁迅的创作特色。
1. 作品中狂人形象的对比
《河童》和《狂人日记》中,芥川龙之介和鲁迅都是以狂人的视点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但是对狂人的心理变化以及思想觉悟上的描写又有很大差异。如下所示对两部作品中的狂人形象进行详细说明。
1.1《河童》中的狂人形象
《河童》中「どうかわれわれ人?gの国へ??ることにしたいと思いました。」「だいじょうぶです。ぼくは後悔などはしません。」「ぼくはまたかっぱの国へ??りたいと思いました。」这一系列的思想转变体现出狂人的矛盾、逃避以及绝望的心理。对日本现实社会深感不满的狂人,为了寻求内心的解放,进入虚构的河童国内,然而,当亲身体会到河童国的残酷与阴郁后,毫不犹豫想返回到现实生活中的狂人已无法适应真实的日本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也不再接受这种狂人的存在,狂人最终发出「?WはS博士さえしょうちしてくれれば、?舞いに行ってやりたいのですがね。」这样无耐的呐喊。狂人在最后使用「かっぱの国へ??りたい」这样的语言,表达出狂人在潜意识中已将河童国做为自己的故乡,这是因为虽然对黑暗的现实社会有清晰的认识和不满,但内心终究没有反抗的勇气,因此对这样的狂人而言,只有选择逃避残酷的现实。
1.2《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
《狂人日记》的序言中出现“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且在文章中两次出现“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以此向读者展示出“优质”且觉醒的狂人形象。如文中所述“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觉醒的狂人挑战着如同“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样的黑暗社会。鲁迅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心理态度的描写,对传统社会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并且用「狂人ではなく、反封建的勇敢な?槭郡扦?り、しかも?迅作品の中で?Fれてきた初めての?槭郡馈拐庋?的“战士论”,来形容作品中的狂人。狂人作为反封建的战士站在时代的前列,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虽然对现实社会有无限的失望,但狂人仍不断地寻求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样的希望。
2.作品中吃人现象的对比
《河童》中的狂人听到“职工屠宰法”时,有「ぼくはもちろん不快を感じました。」「ぼくはもちろん辟易しました。」这一系列的反应。「もちろん」这句话暗示了狂人对此的讽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面对现实中的吃人社会,狂人的态度也仅停留于此。在虚构的河童国中,“职工屠宰法”这一吃人行为正是日本黑暗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描写。对于全员参与的吃人社会,狂人充满了憎恶,然而却无法从内心进行反抗。狂人对吃人社会的浅显讽刺及逃避行为也正是芥川龙之介的真实写照,他无法作为反抗者从正面挑战黑暗残酷的资本主义社会。
《狂人日记》以狂人的心理转换为基础,借助狂人之口从以下两方面对吃人现象进行论述。
2.1“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这一系列话语揭露出在吃人社会中想谋求生存的狂人不得不对“赵家的狗”“赵贵翁的眼色”等周围环境充满警惕,并向读者展现出狂人对“吃人”制度的恐惧。鲁迅从狂人的视角对黑暗的现实社会进行描写的同时也表达出,觉醒的狂人为了在愚蠢的国民中得以生存,必须要有警惕之心。
2.2“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捷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如文中所述,勇敢和正义正是狂人反抗意识的体现。“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等呼吁不仅反映了狂人的觉醒,同时也表达出狂人对人类社会的仁爱之心。因此,在吃人社会中,狂人不仅仅是觉醒者也是启蒙者的代表,同时也隐含着狂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如上所述,《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对吃人制度的恐惧、反抗以及人类觉醒的呼吁这一态度转换的描写,鲜明地阐述出狂人性格的敏感以及思想境界的高深。同时也体现出鲁迅对吃人社会批判的深刻性。
3. 创作差异的原因
3.1创作时代背景的不同
发表于1927年的《河童》对当时的日本社会进行了强烈地批判。明治维新后,日本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