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制教育专题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胶州市九龙办事处 海庄小学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代表希望和未来。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中,有的却凋谢了,跌进了罪恶的深渊;有的蜕变了,成为另人唾弃的“问题少年”;也有的枯萎了,学业荒废,成绩下降,给自己的家庭带来苦恼和忧虑……追本溯源,不良文化的侵袭和毒害难辞其咎,而网络、荧屏和银幕上的暴力等内容更是罪魁祸首。 迷恋上网、不良影视作品已成为诱惑学生犯罪的“两大杀手”,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密切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小学生自己也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一、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犯罪就成为网络发展的伴生物,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一颗毒瘤。 一方面,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青少年相应地就缺少法律的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 。 1)、据报道,青岛市李沧区检察院对3名因迷恋网吧,不断挥霍,对网友多次实施**、抢劫的中学生依法逮捕。江某、张某、乔某年仅15岁,在成长过程中都有着家庭教育较为欠缺等因素。当3人在“网吧”里消磨时光时,在网上相互认识并结识了16岁的少女马某。4人见面后因一起吃喝、泡“网吧”而感到手头拮据,竟打起了网友的主意。去年5月10日,江某、张某、马某3人到一网友家玩,趁机偷走网友家10000元人民币和项链、戒指等物品。5月22日,4人又共谋对马某认识的网友闫某实施抢劫。当晚7时许,由马某约闫某在青岛市李沧区李村公园见面,骗闫某骑摩托车带她至青岛一学校门口后,张某、江某、乔某到现场打伤闫某并抢走闫某手机和摩托车。次日,江某被**民警抓获,张某、乔某也很快被查获 分析:中学生上网,虽然能够获取一定的知识信息,开阔视野,达到心理某些方面的平衡,但其负面影响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中学生上网吧大多是玩游戏或聊天,自然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自己又没有劳动收入,A钱从哪里来呢?去偷去抢,说起来容易吗,做起来简单吗,这是违法的,而且是犯罪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座在没有自由的监狱里的感觉是很差的,那里是衣食无忧的,还有人给你免费理发,可是你愿意去吗?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也许以后改过自新,成为有用的人才,但是青少年时光是多么宝贵呀!青春的岁月是永远都补不回来的。 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 1、不健康的游戏内容会导致未成年人的行为道德失范。 据一项调查显示,学生上网时,约有28%的时间用在了网上游戏,每个网吧里都有大量的游戏盘,吸引了很多的中学生,游戏的内容大多是暴力的、**的,在模拟打斗游戏中,学生通过游戏,能不断满足自己的征服欲望,不把敌人战败是不肯罢休的,学生每打败一个人,就会得到金币呀,奖励呀,而不是学生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别人而得到奖励,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高,以为这样是对的,没有正确的对事物的看法。 二 是因为游戏好玩,画面动人,容易上瘾,影响身体健康又影响学习,对未成年人成长极为不利。 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比较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在学校中,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增多。暴力互动游戏还有可能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犯罪。而且由于习惯了网络游戏中的残暴行为,许多未成年人的犯 17岁少年炮制黑客网站 “绝情炸弹”击中10万电脑 2001年12月中旬至2002年1月末的短短40多天时间里,全国有10万余台电脑遭受到一种名为“混客绝情炸弹”的攻击,引发了网民恐慌。日前黑龙江省**厅和七台河市**局的网络安全人员成功破获了这起互联网犯罪案件,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黑客”竟然是一位年仅17岁的重点学校的高一学生。   视“黑客”为网络英雄   2000年暑期,初中毕业的苏勇迷恋上了电脑。一个黑客网站引起了他的兴趣。最初,苏勇是这样评价“黑客”的:“‘黑客’是网上自由人,具有高智商和计算机专业水准及一定的职业道德。更确切地说,‘黑客’是一个优秀的网络安全人员。” 苏勇痛心地说: “我原来想做一个优秀的网络安全人员,也曾为一些网站找出漏洞,并发去补丁程序。可终因为逞强和个人英雄主义,成了危害社会的‘黑客’,希望其他的人不要步我后尘。”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个“要”,五个“不”: 要善于上网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不良影视的影响,案例 2002年4月6日晚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