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少年心事当拿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 少年心事当拿云 所谓“少年心事当拿云”,指的是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不懈努力,只有这样,他长大后才能取得成功。而无数的少年取得成功,一个国家才有希望。这正如名言所说“少年强,则国强”啊! 心灵氧吧 心灵氧吧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政治外交活动家。 周恩来出生时,爹爹去世,父母为他取乳名“大鸾”(传说中大鸾为一种神鸟,只要它一现身,天下便会安宁),在周恩来一岁时,叔父病重,他因此被过继给叔父。 周恩来4岁时随叔母识字和背唐诗,5岁时入私塾读书,6岁那年,周恩来随全家搬到外祖父家居住,他总是随生母去排除各种纠纷,母亲办事公道的做法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在私塾一边念书,一边大量地读小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肆意徜徉。“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正当他有意识地孜孜不倦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养料时,两个母亲相继去世,父亲和伯父长年在外谋生,一位叔父偏瘫,一位叔父早逝,身为长子长孙的周恩来不得不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老家居住,他用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养活自己和年幼的弟弟,他强装笑脸靠典当借债主持家事,养成了少年老成的稳重性格。 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到东北求学,转入新建的奉天第六高等小学堂。这正是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周恩来告别了私塾生活,进入新式小学堂,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那些新鲜有趣的课程,诸如国文、算术、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和体操,真正激活了少年渴望窥探世界的心。这一年,日本军国主义正式吞并中国的邻邦朝鲜。国内时局也风云变幻,正处在破旧立新的关键时刻。周恩来在老师的影响下坚持读书看报,及时了解国家大事。“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开始读革命书籍,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 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虽然进步刊物的思想侧重各有不同,但朴素爱国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而拓宽,思想也得到升华,于是对事物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恩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由于伯父工作调动,周恩来于1913年随之迁往天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中学。南开学校是一所仿照欧美方式开办的私立学校,由严修创办,张伯苓担任校长。周恩来的学费起初由伯父供给,后来靠学校的奖学金。周恩来十分珍惜学习机会,他为自己制订了五个“不虚度”的要求: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南开的教育,是正常而自由的”,周恩来喜欢文学、历史,对政治感兴趣,对数理也有兴趣。总之,“喜欢能说理的东西,不喜欢死记的东西”。他的作文曾被评为全校第一名,得到“用笔遒劲,布局绵密”的评语。 在不懈地努力下, 1917年,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获得了去日本公费留学的资格,1919年回国后,他在天津参加了“五四运动”,并组织成立了进步学生团体“觉悟社”,1920年,他又远赴欧洲,到法国和德国等国进行勤工俭学,在旅欧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1922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还担任旅欧共青团总支部书记。 回到中国后,周恩来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领导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漫长的革命道路。并于1949年创建了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从此真正的走上了独立富强之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终于实现了。 思考题: 1.小时后的周恩来是怎样的一个人? 2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在读书环境和思想(或学习目标)方面有什么变化? 3长大后,他留学各国,此段经历对他后来的革命生涯起到了那些作用? 4确立理想后,周恩来是怎么去实现的?这些对你有什么启发? 孝心放大镜 孝心放大镜 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一凿壁偷光 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在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故事是: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少有大志,很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