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领导者的才干格与领导魅力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PAGE
PAGE 10
领导者的才干品格与领导魅力
刘志伟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课程前言
首先说到领导者的才干,它是知识、智慧。人无才不立,领导者离开了才干、能力就失去了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基础,领导者的品格是领导者内心世界,他的意志、他的德行的反映,人无德不立。1871年,英国学者斯迈尔斯出版过一本《品格的力量》这部著作,人称人类德行的、品格的圣经,就将人的品格的力量进行了突出的强调。
一、才干强化魅力
(一)领导者需要知识
领导者如何提升领导魅力、塑造领导公共形象,在才干上首先一个,他的知识,有没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大家都熟悉的英国学者富兰克林·培根原来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按照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时期写作的《实践论》里头,这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讲到,人类的知识无非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知识,一种是直接知识。
1、间接知识
间接知识是人家的知识,通过书本、通过人家的演讲,外在与接受者的书本和其他的人,这是演讲;你听来后,你读来后分享了人家的知识和智慧,这是人类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毛主席说:“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因此,古往今来,所有的伟大的领导者,成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都是热爱学习的人。毛泽东主席他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1938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在党的一次高级干部的演讲中间曾经说过:“如果我再活十年,我要学习九年三百五十九天。”他是按照农历讲的,农历一年360天,毛泽东当年在延安说到,他要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大家都非常熟悉毛泽东主席1976年9月9日0点12分去世,就在毛泽东主席去世前的18个小时,9月8日早晨5点多钟,深度昏迷中醒来的毛泽东主席,醒来了9分钟,他还示意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念了7分钟的书,学习了7分钟,这本书就是南宋的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洪迈写的一部学习历史的笔记,叫《容斋随笔》,毛主席十分喜爱历史。在去年,一次毛泽东晚年,从1966年到1976年去世,十年给毛主席管理图书的中南海菊香书屋的图书管理员,一个出生陕北涟水的徐中远,他就在一次小范围的座谈会上谈到,他说,这部书就是他最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给毛主席借来的。图书借来的时候,毛主席还是清醒的,在图书的封面上画了一个红圈圈,不久毛主席就陷入了深度昏迷,临终前一天,9分钟的清醒,还学习了7分钟。主席去世之后,毛主席的图书保管员徐中远将这本书退还给北京师范大学,当他提到这些细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双泪长流,毛主席生命最后时刻读的这本书,到现在珍藏在徐中远后来担任了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长,现在已经退休,他告诉我,这本书还珍藏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内。毛主席学习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天,实践了他当年在延安时期的诺言,所以毛主席的菊香书屋,他的工作室、起居室,也是他的学习室里边珍藏着建国以来的十万多种图书,他的床铺上一半是他晚上休息的地方,一半就都是堆砌的图书。毛主席一生热爱读书,注意学习,成为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的重要的原因。
2、直接知识
知识,除了间接知识之外,还有直接知识。直接知识是领导者、管理者在自己的工作经历中间、社会实践中间亲力亲为获得的知识、经验,如果说间接知识是学来的知识,是学识,那直接知识是见识。古人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是学识,那行万里路就是见识。古往今来,人们在强调学识、见识的基础上,同时也重视直接知识,某种意义上直接知识比间接知识更重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代的两个军人,他们在早年的军事生涯中间都有一段相同的经历,这种相同的经历展示出他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高度重视他们见识的积累。1926年,日本驻中国的武官,少校军官板垣征四郎,利用到太原去看他日本武备学堂的同学阎锡山的时候,专门走了一条人迹罕至,从天津出发过北平,奔西门头沟,河北的涞源进入山西北部的五台山,走太原北部的大头到太原的道路,由北而南到太原去看的老同学阎锡山,当时山西的省主席,他没有走人们常规的路线出北平,过宛平城、卢沟桥,经过保定到石家庄,择西经历太原、经历阳泉,由东而西到太原,为什么?他是通过沿途观察,中国华北地区崇山峻岭中间地形地貌,山川兴盛,增长见识。
同样在1926年,美国的少校军官巴顿带着夫人到德国和法国的边境莱茵河谷地区休息渡假,在这期间,他对沿途经历过的山川、河流、村庄、道路、民风民俗记于小本本上,把一次旅游休假作为增长见识的过程。这种亲力亲为,行万里路见识来的知识,在他们后来的军事生涯中间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37年,11年之后,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