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分析-食品科学专业论文.docxVIP

萹蓄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分析-食品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萹蓄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分析-食品科学专业论文

PAGE PAGE III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but not for the all tested bacteria. Keywords: Polygonum aviculare L.,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ethyl gallate, myricetin-3-O-(3-O-galloyl)-rhamnopyranoside. PAGE PAGE IV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II 1 文献综述 1 1.1 蓼属植物概述 1 1.2 萹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 1.2.1 萹蓄的化学成分 3 1.2.2 萹蓄的药理作用 9 2 引 言 12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 2.2.1 研究内容 12 2.2.2 技术路线 12 2.3 课题来源 13 3 材料与方法 14 3.1 材料和菌种 14 3.2 主要仪器设备 14 3.3 实验药品 14 3.4 实验方法 15 3.4.1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制备和分离纯化 15 3.4.2 萹蓄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试 16 4 结果与分析 18 4.1 萹蓄浸膏的分级萃取和分离纯化 18 4.1.1 萹蓄浸膏的分级萃取 18 4.1.2 柱层析法分离 18 4.1.3 分离的萹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8 4.2 萹蓄各部位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的抑菌实验结果 23 4.2.1 萹蓄粗提物的抑菌活性 23 4.2.2 萹蓄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25 5 讨论 29 6 结论 31 参考文献 32 PAGE PAGE VI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 NMR 谱图 37 致 谢 43 作者简介 44 缩略词 NMR TLC GC-MS GC-MS-DC MHZ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device computer megahertz 核磁共振 薄层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 兆赫 Kg kilogramme 千克 g gram 克 mg milligram 毫克 μg microgram 微克 mL milliliter 毫升 μL microliter 微升 cm centimeter 厘米 nm nanometer 纳米 r/min ring/minute 圈/分钟 h hour 小时 min minute 分钟 Rf relative mobility 相对迁移率 PAGE PAGE 1 1 文献综述 1.1 蓼属植物概述 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藤本植物,为 半灌木或小灌木[1],其节明显,花被有色彩,坚果被宿存花被所包裹,胚呈弯曲状。 1753年Linnaeus[2]建立了以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为模式种建立蓼属 (Polygonum L.),之后世界各国的植物学家们相继对蓼科蓼属植物进行了深入研究, 至今为止,全世界的植物学家们已经发现了约有300种广义的蓼科蓼属植物,约有50 种狭义的蓼科蓼属植物,这些植物广泛生长于全球各地,但是主要是分布在北温带, 少数蓼科蓼属植物分布在热带;我国共有蓼属植物133个种,31个变种[1,3-4],其中将 近80种蓼属植物可供药用[5],26种蓼属植物可供观赏[6]。 蓼科蓼属植物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植物学家们对蓼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上 世纪80年代开始,并且研究随着时间而深入。王永超等[7]和巩忠福等[8]对蓼科蓼属植 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蓼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二苯 乙烯类、蒽醌类、糖类、脂类、萜类、甾体类及挥发油类等,另外还含有酚类、香豆 素类、苯丙素、醚脂类、含氮化合物。其中黄酮、异黄酮和黄酮苷类化合物是蓼属植 物的主要成分,也是蓼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二苯乙烯类主要存在于虎仗中;蒽醌 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何首乌和虎仗中;萜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粘毛蓼、香蓼、水蓼、 拳蓼及红板归中;甾体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火炭母中。 蓼科蓼属植物药理学活性多种多样,且药理作用非常广泛,是世界各国著名的传 统中药资源[9],蓼科蓼属植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顺气解痉、收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