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理构建文化印证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理构建文化印证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它孕育着悠远醇厚的华夏传统文化底蕴,且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生命产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批判地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悟化认知的划时代的历史飞跃,并丰富、充实和演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硕果,从而建构着中华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理体系的韵味隽永的审美印证。
关键词: 华夏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哲理建构; 文化印证
中图分类号: 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0)03-0009-04
Culture Verification of the Philosoph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tyle of the Marxism”
ZHANG Peng-fei
(Bozhou Teachers’ College,Mengcheng 2335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style of the Marxism is historic process of taking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so on as representatives of CPC, who integrated Marxism with Chinese reality. Chinese Marxism is based on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s well as a life product which the Marxism and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gree with.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re passing o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by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ritique, thus realizing epoch-making historical leap to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ichening , evolving Marxism theory. This was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verification ofthe Marxism Chinese philosophy system.
Key words: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style of the Marxism; philosophy construction; the culture verification
华夏传统文化可谓是亘古而绵长、历久而弥新且深深植根于黄河长江的广袤热土,也是炎黄子孙原本固有的价值范式和持续连绵的历史传统,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演进中具有维系、调谐、推动效能的一种活泼的生命动力。然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演绎进程,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了不懈的寻觅追求且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丰硕的理论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整合融通的审美结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它孕育着悠远醇厚的华夏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产物。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它既可以从马克思同时代的思想家大量引证和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实上得到明证,也可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大量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中得到彰显。马克思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共同之点”。同时认为:中国古代的矛盾观、“两极相联”的方法作为一个普遍原则对西方文明世界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故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实境况的契合融汇,使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最终得以建构并逐步彰显出审美效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演绎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方式适当地加以整合且赋予其中国本土化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