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批判性双重向度及当代启示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批判性双重向度及当代启示
摘 要:《〈黑格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批判性具有双重向度――革命性和建设性。马克思以宗教批判为切入点,层层递进,批判的矛头依次指向德国的政治制度以及德国的国家哲学――黑格尔学说,这体现了批判的革命性。在革命性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述解放全人类的“心脏”和“头脑”是无产阶级及其哲学,这体现了批判的建设性。导言的双重批判精神给予当代中国如下启示:消灭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当代中国的的国家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革命性;建设性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2-0067-0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气势磅礴。列宁在论及马克思学术思想发展理路时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发表于激进刊物《德法年鉴》上的两篇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导言》“彻底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导言》中,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上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本质,揭示了德国封建专制的社会基础和阶级特征,集中论述了革命理论必须与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并首次提出了由无产阶级承担解放全人类这一历史使命的重大命题。通过对19世纪中叶德国社会历史状况的考察和《导言》的文本解读,本文认为,《导言》的批判性呈现双重向度:革命性和建设性。
一、革命性批判:依次递进的理论斗争和毫不妥协的坚定立场
(一)宗教的批判
19世纪中叶的德国,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2]3选择宗教作为理论批判的逻辑起点和突破口,体现了马克思学术批判的策略性和理论斗争的彻底性。所以,马克思在《导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对于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2]3
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中,宗教成为统治者麻痹、奴役人民的精神枷锁,一切学术都沦为神学的卑贱的侍女,人们在宗教的蛊惑下追求虚无的“真理的彼岸世界”,这与新兴资产阶级追求现实利益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宗教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此,批判宗教和神学对于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势力的斗争而言具有旗帜性的标志意义。这一斗争的历史后果是人们经过思想启蒙认识到宗教逃避现实、麻醉心灵的虚幻本质。1841年,费尔巴哈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基督教的本质》,恩格斯盛赞这部著作“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 [3]。费尔巴哈认为:“宗教――至少是基督教――就是人对自身的关系,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人对自己的本质的关系,不过他是把自己的本质当作一个另外的本质来对待的……属神的本质的一切规定,都是属人的本质之规定。”[4]马克思基本接受了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本质的观点,但是,马克思并未止步于对宗教的纯粹的理论批判,因为“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2]3于是,马克思将斗争的矛头进一步指向德国黑暗的政治社会。
(二)德国政治社会的批判
马克思站在德国政治制度与时代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基点上展开对德国社会现状的批判。19世纪中叶的德国是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议而成立的德意志邦联,邦联由38个独立的邦和自由市组成。邦联会议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各邦、自由市各自为政,法律和关税均不统一。奥地利首相、神圣同盟的主要缔造者梅特涅作为欧洲封建势力的代表,掌控着处理德意志重大事务的权力。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当时德国的社会现状是“旧制度的公开的完成” [2]7。政治上的分裂与倒行逆施严重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国新兴资产阶级表现出一定的革命诉求。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破晓,随后席卷整个欧洲,直接的社会后果是无产阶级的诞生及其与反动政府的斗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暴风骤雨式的群众性革命运动令德国资产阶级心存畏惧。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两次起义,1838年英国爆发了旷日持久、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斗争已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德国资产阶级意识到,无产阶级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另一方面,德意志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优势要得到普鲁士王权和德国封建军事贵族――容克的保护才能得以维系[5]。因此,德国资产阶级所表现出的两面性使其不足以承担解放德国社会的?v史使命。
令马克思稍感“欣慰”的是,不同于落后的社会制度,德意志民族的思想一直走在欧洲的前列,“我们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