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悌 明清文化史的研究一些新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李孝悌: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 一、 在美国历史学界,“新文化史”大约从1980年代开始发展成一个新的次学门。1984年,以Victoria Bonnell和Lynn Hunt为首的一批史学家,应加州大学出版社的邀请,出版一系列以“社会与文化史研究”为名的丛书。在这套丛书的序言中,编者为研究主题作了大概的界定,指出这套书的研究范围将包括“心态、意识型态、象征、仪式、上层文化及通俗文化的研究,并且要结合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作跨领域的研究”。1这套丛书以“社会与文化”为名,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后来以文化史研究成名的学者,原来受的多半是社会史或历史社会学的训练——这个倾向也反映了到1970年代为止,社会史研究在美国史学界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 ) 但在1970年代中,随着Clifford Geertz、Pierre Bourdieu及傅柯(Michel Foucault)等人的著作的问世,一个对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与文学批评等领域都有深远影响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逐渐酝酿成型,文化史研究从1980年代开始,成为美国史学研究的显学 。2 ( ) 从1980年代开始打着鲜明旗帜出现的“新文化史”,就和它所承续的社会史一样,有着极强的理论预设。从1950年代开始兴盛的社会史,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年鉴学派的影响下,对传统偏重少数政治人物和政治制度的政治史研究提出批判,将研究重点移向下层群众和所谓的整体历史及长期结构,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掌握到社会的真实 。3但新一代的文化史家却不相信有这样一个先验的、客观的真实,他们也反对过去社会史、经济史和人口史学家以建立科学的解释(explanation)为最终目的的基本立场。在傅柯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文化史家主张所谓的真实,其实是深深受到每个时代所共有的论述(话语)的影响。而在Geertz的影响下,对意义的追寻和诠释,就成了文化史家的首要工作 。4 ( ) 由于不相信有一个客观的、先验的实存被动的停留在那里等待我们去发现,论述(discourse)、叙述、再现等观念,都成为新文化史研究中重要的方法论上的问题。此外,由于不相信我们可以经由科学的律则和普遍性的范畴来发现历史的真理,文化史家转而对文化、族群、人物、时空的差异性或独特性付出更多的关注。不少知名的史学家放弃了过去对长期趋势或宏大的历史图像的研究,而开始对个别的区域、小的村落或独特的个人历史进行细微的描述,Emmanuel Le Roy Ladurie 和Natalie Davis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5 ( ) 文化史家虽然对科学的规则或普遍的范畴感到不满,并对一些受后现代主义和文学批评所启发的理论有细致深刻的思辨,但在从事实证研究时,却常常在课题的选择上招致批评。研究法国大革命的权威学者Francois Furet就曾指责年鉴学派的心态史研究缺乏明晰的焦点,同时由于没有清楚的定义,研究者只能跟随流行,不断地寻找新课题。即使像Robert Darnton这么知名的文化史家,也批评法国的文化史家无法为心态史这个研究领域建立一套首尾一贯的观念 。6不管这样的批评是否公允,文化史研究的目的何在,似乎成了各地学者都要面临的问题。 ( ) 二、    台湾的文化史研究,大约从1990年代开始萌芽。其中虽然可以看到年鉴学派、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但在最初的阶段,对再现、叙述等观念的理论意涵,并不像前述西方史学家那样有深刻的省思,和历史社会学的关系也不紧密。此外,由于台湾的文化史家不像西方的同行那样,对社会史的理论预设,因为有清楚的掌握从而产生强烈的批判,所以从来不曾把社会史研究作为一个对立的领域,并进而推衍、建立新文化史的理论框架和课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台湾的新文化史研究其实是从社会史的研究延伸而出。 ( ) 这个新的文化史研究方向,最早是从研究通俗/大众文化出发,然后有专门的团队以“物质文化”为题进行研究。最近三年由中研院支持的主题计划“明清的社会与生活”,聚集了一批海内外的历史学者、艺术史家和文学史研究者,以中国近世的城市、日常生活和明清江南为题,持续地进行团队研究,累积了相当的成果。文化史的研究至此可以说是蔚为风气,一个新的研究次领域也大体成形。 ( ) 在通俗文化的研究中,民间宗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社会史研究的影响在此清晰可见。葬礼和三姑六婆等不入流的下阶层人物,也因此跻身为学院研究的对象。接着学者开始从戏曲、画报、广告等资料去探讨城市民众的生活、心态和娱乐等课题,文化史的色彩日益凸显。我自己和其它几位学者又进一步利用戏曲、流行歌曲、文学作品、通俗读物、色情小说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