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间歌谣政治传播功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民间歌谣政治传播功能

试论民间歌谣政治传播功能   摘 要:民间歌谣作为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太平军将领立志、述怀、宣传、鼓劲的一种方式;表现了革命将士顽强的革命斗志及将革命进行斗争到底的决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太平天国革命的赞颂之情以及对太平军将领的爱戴之情,民间歌谣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发挥了政治传播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传播学 太平天国歌谣 政治传播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它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这场历时两年多、革命风潮席卷18个省的农民革命运动中,派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作品,而歌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始至终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媒介。鉴于以往研究太平天国文学作品的论著及论文多从政治、历史、文学的角度进行论述,为了更好的研究民间歌谣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的歌谣进行初步探讨,以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民间歌谣的政治价值。   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民间歌谣   在整个人类的传播史过程中,语言媒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印刷、广播、多媒体媒介诞生之前的最便捷、最普遍、覆盖面最广的一种媒介形式,即使在现代社会,语言媒介仍然是人们表达社会舆论的主要途径之一。就传播媒介的角度而言,在口语传播阶段大致有史诗、讲演、歌谣、聚谈、流言等几种重要形式。其中,歌谣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考察中西方的政治史和舆论史,可以发现歌谣在政治宣传与动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西方的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苏联十月革命,到中国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以及当代的中国革命,歌谣都发挥着重要的宣传和舆论功能。”[1]   太平天国起义期间,革命波及的范围内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歌谣,这些歌谣有的今天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声音与历史的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革命斗争现实。值得注意的是,歌谣不仅作为一种口头演唱的形式传播着振奋人心的信息,而且有的还以“文字”的形式流传着。这种“文字”的形式即把歌谣写在墙壁上或者大门上。如在1860年8月间太平军攻克江苏常熟时,太平军士兵在常熟陕北乡一个姓顾家中的墙上写有这样一首歌谣,作为安民告示:常熟有妖,至若不退,百姓受难,天兵驾到,不欺子民,不烧房屋,如若团练,烧杀不留,劝告百姓,避者为高。这是宣传太平军的亲民政策,表明太平军与老百姓平时听说和看到的反动团练不一样。此外,1861年10月太平军途径浙江诸暨宣和街,在一个地主住宅大门内侧墙上写下了一首名为《快为天国民》的“劝谕”的歌谣又是一例。   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民间歌谣传播的内容   关于太平天国歌谣,由于创作主体的不同,因此,其表达的内容也各不一致。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革命将领立志、述怀、宣传、鼓劲的歌谣   太平军将领在领导革命运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创作歌谣,从革命运动的发起、宣传,到太平天国的诏书、布告等都含有大量的歌谣成分。他们的歌谣主要是站在?I导者的高度审视当时整个革命运动的发展变化,因此,他们的歌谣多是立志、抒怀、宣传、鼓劲之作。如:“百万家财欠我钱,半穷半富任耕田。?忧?有志跟我去,分钱粒米不忧天。”[2]这是一首宣传口号之作,是太平天国领袖在各地农民起义的歌谣口号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成的。这些歌词通俗易懂,鼓动力强,涉及到穷苦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号召力非常强。这样的歌谣对天平天国革命运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革命运动过程中,太平军遭遇清政府的镇压和其他势力的顽抗和阻挠,曾多次陷入绝境,在这种粮弹贫乏、形势不利的危急情况下,军中士气未免低落,甚至有人临阵脱逃或者叛变投敌。面对这种局面,太平天国将领一方面要严惩那些经不起战争考验的将士以稳定军心,一方面要想方设法鼓舞战士斗气,此时他们一般会创作通俗易懂且鼓动性强的宣传之作,如洪秀全的一首《诛妖歌》便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创作的。   (二)革命战士表达革命斗志及将革命进行斗争到底的歌谣   太平军战士也是太平天国歌谣创作的主体之一,虽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局限,他们创作的歌谣流传的范围不是很广,但是足以表现出太平军军纪严明及其他们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如:“天不怕来地不怕,洪杨给我包天胆,江山不打不得发,虎在深山我敢抓。”[3]诸如此类的还有《打仗不怕清将猛》《磨利大柴刀》等。   这些歌谣非常形象的表现出了太平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而“天京天兵似猛虎,汉口胡儿败如鸡”这首墙头短歌则将太平军的豪迈气势与清军的颓败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展现了太平军战士的豪气冲天。再有流传于广西桂平金田村的《杀得你半个不回头》:“韦铁牛,没两手,居然敢到我地头;我军师, 出妙计,杀得你半个不回头。”[4]整首歌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