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李白诗歌精神内涵
试析李白诗歌精神内涵
李白的诗歌精神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但就其主体精神而言,主要是他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由精神和要求实现自我的理想主义。这种要求大写自我的精神与他从小博览群书、少年即离家出游的经历分不开。他从道家吸取了浑脱豪放的自由精神,从儒家吸取了求实进取的理想主义,谈玄学讲禅机的魏晋遗风,则使他对生命意识有了深刻的体认,从而加强了上述两种倾向。另外,墨家的兼爱、重然诺轻钱财的任侠又使他的个性更为超拔丰满。当他的自信与激情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的冲突的时候,对社会的认识使他的作品于浪漫中又见现实批判的深度,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嬗变为喷薄而出的书生之愤。
一
“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要探讨诗歌的精神内涵,必然离不开对诗作者的考察。
李白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具有天生的诗人气质,他的政治理想、生活理想是建立在充分认可个性自由的基础上的。终其一生,他都不曾放弃对个性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他的桀骜不群、任意恣肆,要求平交诸侯,不干人、不屈己,固是恃才狂放,更是他对完美自我的追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正是狂放的李白渴望自由、追求自由、捍卫自由的呐喊。李白在诗文中多次以大鹏自比,在《大鹏赋》中,诗人以自己的豪情壮志、奇才逸气塑造了一个形态雄伟、括四海、吞八荒、神应道随的大鹏形象,这其实也正是诗人所期许的自我形象。
酷爱自由的天性铸就了他上不臣天子、下不屈诸侯,独立天地、睥睨万物的傲岸性格。他不愿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也无视封建等级伦常。他“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即使对他所倾慕的古代圣贤,他也希望直起身子以平等的姿态与之相交,而不是如一般的儒子唯唯诺诺于圣人之言,不敢越雷池一步。他对孔圣人是尊崇的,却也时而对他开开玩笑,如“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他对周公是倾慕的,却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伯禽”,俨然以周公自居。另一方面,在帝王卿相面前不肯稍低颜色的李白在田家荀媪面前却极自然地流露出感激和惭愧的心情:“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在他心目中,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等级界限,只有平等相交的大写的我。
受庄子的影响,他视功名富贵如敝屣,但又不同于庄子的消极避世,他不满足于精神上的自由,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现实社会充分确认自由主张,实现自我价值。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李白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理想:“吾与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 这不仅是他的政治理想,更是他的人生理想,政治理想只是他人生理想的一个直接的具体的步骤。“事君之道”即是指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它超越了个人的利害得失而表现为对社会命运的终极关怀,因而从政只是实现理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李白投身政治但又希望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自由人格是一切的前提。李白在诗歌中多次提到东晋谢安,在他眼中,谢安既实现了自己的社会抱负,又以东山之隐保持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蓝本。对他来说,失落了自由的理想是一种缺陷,而失落了理想的自由同样是一种无法接受的缺陷。他追求完美。他以一介布衣平交王侯,与帝王的关系上,要求师友主客般的平等:“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这种平等地位,是他入仕的基础。他的个人意识始终是清醒独立的,对自我价值的评判始终是积极肯定的。在王权得到巩固并达到独裁高度的封建大一统社会,李白始终怀抱痛苦的理想,不肯以政治势力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这注定了他的现实理想的失败。李白的难能可贵之处是面对如此现实而始终抱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悲感之极以豪语出之,他的痛苦是一个不羁的灵魂的痛苦,闪烁着不灭的理想的光芒。
李白的自由精神和理想主义,投射在诗歌创作上,便是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美学的追求。对一无拘羁的自由精神和浪漫理想的追求,必然使诗歌著上极强烈鲜明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从李白的诗歌中看到的是丰满复杂的诗人形象,他充满了希望和失望、执着于幻灭的矛盾和痛苦,交织着喜怒哀乐、慷慨激奋,他在诗歌中坦露了自己的全部情感世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充满自信即将一展鸿志时的自得与狂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是直面黑暗、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呐喊与反抗;“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然去”,是醉情山水怡然自得的悠闲与舒逸;“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则是对社会黑暗、贤愚颠倒的愤怒指责与控诉……他的诗总是以情为纬,想象丰富奇特,笔绪跳跃极大,而我们读之却不觉其夸张,只觉得非如此不能传达诗人的真实情绪,正是“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