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与教学建议-苗逢春2005年8月1日.ppt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与教学建议-苗逢春2005年8月1日.ppt

  1. 1、本文档共1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与教学建议-苗逢春2005年8月1日

根据技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教育的关键原则,改进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术教学范式 2. 技术教育领域核心概念的复归:“基于规划的操作和作品制作”;“技术操作和作品制作中的优化” 信息技术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学科门类,信息技术教育属于技术教育的范畴。而技术教育领域已经积累了系统丰富的技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可供借鉴。我国原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由于缺乏对技术教学核心原则和核心教学方法的关照,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违背技术教学核心原则的不良教学倾向。 制作多媒体展示文稿、网站、动画作品获数据库系统、编制程序等过程都是典型的、非常普遍的技术操作和技术实践过程,都应遵循核心的技术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开展活动,以体现技术领域的本质,从细微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技术实践习惯。 在不同类型的技术实践过程中,都试图体现“需求分析-创意策划/规划主题和内容-选择制作媒体-技术制作/技术实践过程-设计呈现方式或发布媒体-发布交流-评价优化”的过程。其中,“需求分析”“媒体选择”“规划设计”“发布方式/媒体的选择”“评价优化”等技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在以前的教学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落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时,这些核心的原则、概念和规范都应该得到足够和重视和体现。 S??T ?? S :因循以下线索,分析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社会问题”,并在教学实践适当渗透: 1.引领学生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和高度审视信息技术对社会、科技、生活产生的双面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技术进步,个体生活、学习乃至个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都是具有双面性,需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哲学的角度辨证地分析。 以STS的视角逐一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三个要素 关于信息技术的哲学思考 信息技术如同科学技术的其他类型一样,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能催开善之花,又可能酿成恶之果。任何科学技术,其自身并不必然包涵善或恶的价值属性。科学技术的善恶价值,是在运用科学技术的人们的行为及结果中产生。 《信息技术基础》中:信息社会信息的丰富性与信息冗余、信息垃圾;信息获取技术的滥用(偷拍) 《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结构化的算法与人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多媒体信息呈现直观性的适当应用”“信息的直观性与人的想象力” 《数据管理技术》中, “由信息管理权限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问题”“专业数据库的有偿使用与价值最大化” “数据库对知识的生产和传递的影响” 《网络技术应用》中,“因特网的广泛应用造成的技术异化”“虚拟交往与真实交往” 实施建议:通过“阅读与思考”的方式,教师通过某个案例或文章引发某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有关的话题包括: S??T ?? S :因循以下线索,分析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社会问题”,并在教学实践适当渗透: 2.分析信息技术本身蕴涵的特定科技文化,并在教学中渗透合适的科技文化教育 信息技术蕴涵科技文化大多包含三个层次:物质与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制度与组织层次的科技文化?有关的行为规范和科技意识(如:协作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创造意识;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保养维护意识;适时更新意识;竞争意识等) 以STS的视角逐一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三个要素 国际性的因特网组织包括“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 简称ISOC,)、“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简称ICANN,网址/,中文相关网址/) S??T ?? S :因循以下线索,分析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社会问题”,并在教学实践适当渗透: 3.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原有社会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时效观等基本观念,改变了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创造出了“虚拟空间”等崭新的电脑空间文化模式。信息技术应用引发的独特价值观: 新的价值观:重过程(程序)胜于重因果,重模拟胜于重解释,重智能胜于重实物,重系统(网络)胜于重分析,重多元胜于重统一等观念。 以STS的视角逐一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三个要素 S??T ?? S :因循以下线索,分析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社会问题”,并在教学实践适当渗透: 4.理解、接受、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息技术应用习惯 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速度迅猛,远远超过了社会及其成员的调适速度:现有社会系统及其成员尚未做出及时、充分、有效的制度调适和法律法规建设,尚未形成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相适应的、共同约定的外在行为规范,更未养成自律性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意识。 以STS的视角逐一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