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河做注 为历史留名.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黄河做注 为历史留名.doc

为黄河做注 为历史留名 南海网 时间:2010-12-02 11:51 来源: 宁夏日报 作者: 中华黄河圣坛全景。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撰文的《黄河金岸赋》。   夕阳在没入山腰前,努力将最后一抹余晖漫天匝地地流泻,于是,大漠、长河与落日共同组成了一幅雄奇壮丽的自然杰作。   如今,在黄河金岸这幅人们早已谙熟于心的画卷上,有了点睛之笔——中华黄河圣坛。   贺兰山脚下,金沙湾之畔,九曲黄河如书法名家手中的“狼毫”提笔一勾,在这里潇洒转身,一路前行。黄河宽阔的臂弯里,中华黄河圣坛依山傍水拔地而起,青砖碧瓦、楼牌洞桥,在落日洒下的点点金辉中,与周围的景致和谐相融,蔚为壮观。   踩着厚重的青石板,拾阶而上,一步一步,一层一层,仿佛穿越千年岁月。历史在这里沉淀,每一个建筑、每一个物件、每一笔字画,都是历史生动的注脚,是有关黄河的千年传诵。 中华黄河圣坛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庄严神秘。 (图片均记者 宋克强 摄)   圣坛内的每一件作品都堪称艺术精品,如同一个个古老而神秘的图腾,从不同角度诠释着黄河留给人们的千古之谜和文化脉络。阅读中华黄河圣坛,如同阅读一本厚重的历史大百科全书,一页页翻看,一件件聆听,每一处都写满了精彩,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沥血浓缩。   徜徉在处处是文化、步步是经典的历史长廊中,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思源区】   思源区是从中华龙凤广场进入黄河圣坛的第一个分区,意蕴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人应该饮水思源、礼敬黄河。进入思恩坊,拱形的“玉带桥”分三路缓缓延伸,分别取名天健桥、人和桥、地坤桥,黄河流域九省地形水面微缩于桥下。玉带桥后是思源区的主题文化建筑——天赐阁,形状为圆形,象征天圆,上层瓦为蓝色,象征蓝天,中层墙为黄色,象征黄河,阁中有二十八根大柱支撑。天赐阁左右两侧是用青铜铸造的反映中华传统文化著名代表性科技成就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黄河鼎又称为司母河鼎。   【礼恩区】   礼恩区是中华黄河圣坛的主题建筑景观——黄河坛所处区域,黄河坛造型下方上圆,展示中华传统黄河文化“天圆地方”的思想理念,象征中华民族“智慧圆融”“道德方正”。在坛的顶面中央,用青铜铸造了黄河鼎,是古代华夏九州与当代黄河九省区“九九归一”的“大一统”文化象征,通往圣坛的路设计为金、木、水、火、土五行通道,通道摆放“六十甲子”坐像。 思恩坊前,青铜麒麟威风凛凛。   【感恩区】   感恩区建设感恩殿,由展示中华黄河文化与中华农耕文化的主殿——感恩殿,和分别展示伊斯兰文化与汉族儒、佛、道等传统文化的辅殿——天方殿与华夏殿组成。三殿之前是感恩广场,感恩殿前的广场上,“日晷”和“指南车”相互相应,意蕴黄河文化“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三座青铜牌坊】   如同三篇文章的序言,打开了思恩区、礼恩区、感恩区内在的绚丽。在我国古代,有木牌坊、石牌坊,从来没有过青铜牌坊。青铜牌坊的建造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思恩坊采用传统建筑风格,庄严肃穆。左右两侧匾额上书:引水思源、感恩戴德。内联:跨麒麟慧坐坐观万里黄河浮日月在此,承圣贤椽笔笔写千古春秋惊鱼龙于斯;外联:念兹在兹敬天法地垂千古而勿替,观之赏之报本追源饮万盏而不忘。   礼恩坊采用宁夏独有的西夏建筑风格,融入了人像石碑座、妙音鸟、贺兰山岩画等西夏文化符号。左右两侧匾额上书:在祀与戎,求仁及礼。内联:吮母乳一滴千秋怀念慈恩,卧摇篮三夜万世心想亲情;外联:对河图仰望青天惟籍葵忱修俎豆,览洛书俯吻黄河敢凭明德荐磬香。   感恩坊采用回族独特的穹顶建筑风格,空灵剔透。左右两侧匾额上书:允文允武,乃圣乃灵。内联:天有情天下黄河圣水积穴富宁夏,地有义地上金沙紫气堆山聚宝阁;外联:黄龙和吟清音绕梁三千日荡气回肠回汉吉祥庆有余,金牛雄哞雅韵转山八万年开怀舒心华夏福寿祝无疆。   三座巍峨高耸、庄重大气的青铜牌楼,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展现出黄河文化沧桑与厚重。 十八面巨型石鼓立于农耕大道中央,它记载了历朝历代的农业政策。   【农耕大道】   连接思源区和礼恩区的通道   ■二十四节气图腾柱   立于农耕大道左右两侧。以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为主题。高9米,直径1.2米的二十四节气柱如同24位神勇威武的将军,讲述着二十四个节气的由来。从古至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介绍只有文字,没有画面。中华黄河圣坛邀请专家挖掘整理出二十四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填补了农耕文化史的空白。   ■十八面石鼓   立于农耕大道中央。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也称“石刻之祖”。黄河圣坛选取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记载了中国远古时代起至夏、商、周、秦、汉、曹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到新

文档评论(0)

jackz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