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渭小曲文化功能探析
通渭小曲文化功能探析
[摘 要]通渭小曲是流传于甘肃省通渭县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文通过对通渭小曲的简单概述,探讨通渭小曲的文化功能,认为通渭小曲具有祭神功能、娱乐与交流功能、符号与象征功能、传承与教化功能。
[关键词]通渭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功能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东部,华家岭东侧,渭河北岸之流――散渡河(牛谷河)中上游。[1]通渭民风淳朴,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而“通渭小曲”,是通渭民俗文化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它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群众喜闻乐见。2011年,“通渭小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通渭小曲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前人对通渭小曲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主要是散落在期刊上的为数不多几篇对通渭小曲从音乐层面的概述。虽然这些文章为我们研究通渭小曲奠定???深厚的基础,但是我们有必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中来审视通渭小曲,对其文化功能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通渭小曲的文化功能,对于通渭小曲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才能有的放矢。
一、“通渭小曲”概述
通渭小曲是流行于通渭县及周边乡镇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它是小曲的一种,因其别于秦腔大戏故名“小曲”。通渭小曲早在明代就开始盛行,因其一般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公共场所等地方即兴演出,因此群众基础雄厚,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通渭小曲是在眉户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眉户”是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和湖北一带的各种民间小调的总称,它主要流行在太白山麓的眉县和户县,“眉户”的名称也由此而来。“通渭小曲”的音型、曲目和“眉户”基本相同,但是其唱腔苍老刚劲、高亢粗犷,节奏颇富变化以及旋律跳跃过渡、有异峰突起之妙,加上通渭人民所独有的精神以及当地民俗的影响,形成了通渭小曲所独有的风格。
“通渭小曲”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曲调、曲牌和剧本。通渭小曲丰富多样的曲调和各种曲牌共同构成了“通渭小曲”的音乐部分。“通渭小曲”曲调很丰富,据民间艺人讲大概有一百多个,现已搜集,整理出来的曲调有90多个,以“西京调”“五更调”“岗调”等曲调为代表。“小曲”中的曲牌主要用于连接曲调与曲调之间起过渡作用,或用于在清唱前作为引子、开场白。目前已搜集整理出的曲牌音乐有20多个,以“柳青”、“大红袍”、“满天星”、“金钱”等为代表。“通渭小曲”的演唱剧目内容丰富多样,有表现劳动人民淳朴忠厚的、男女之间真挚爱情的、表现时事政治的、也有借神话传说寄托劳动人民的向往和志向的,其生动口语化的语言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一应寓于其中。小曲的演唱剧本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它深刻地蕴含了劳动人民的心血,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部民间文学作品集。其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刺目劝学》、《闹书馆》、《李彦贵卖水》、《伯牙抚琴》、、《明月楼》、《顶砖》、《全家宝贵》、《杏元和番》、《王祥卧冰》、《兄妹观灯》、《缅怀好支书―――朱正清同志》等文戏,不演武打和花脸戏。
二、“通渭小曲”的文化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主张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文化现象都应置于文化整体中去考察,他为“文化功能主义的看法定下了这样的原则:在每种文明中,一切习惯、物质对象、思维和信仰,都起着某种关键作用,有着某些任务要完成,代表着构成运转着的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2]所以,在他看来,每一种事或物都是有功能的,是动态的。而且,不同的环境下的事或物都有不同的功能,都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或文化整体背景。
通渭小曲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饱含了通渭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正因为通渭小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所以其在通渭县地域世代传承、相沿成习。其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祭神功能
这是传统的通渭小曲戏的主要功能。历史上,我国一直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地处甘肃的通渭也不例外。每年的正月份是一年中农民最闲暇的时间,而且此时在春耕来临之前,正月十五元宵节左右,小曲演唱者们在庙宇以及地摊处演唱小曲,以此祭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村人民平安祥和。历史上,过了这个时间段演出小曲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它的表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祭神活动。值得指出的是,如今的通渭小曲已不具有祭神的功能。
(二)娱乐与交流功能
娱乐和交流功能是群众文化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个人独自休闲虽然为不少人喜爱,但是群体性的娱乐活动却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通渭小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群体性的娱乐活动,通渭小曲的表演者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舞台上表演各种小曲曲目,当地人因为小曲聚集在一起欣赏小曲,人们之间彼此娱乐、交流。在现代传媒普及之前,通渭小曲戏的表演和欣赏是当地人的主要娱乐活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注册会计师-会计-突击强化题-第4章-无形资产.docx VIP
- 大学创新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习题答案.pdf
- 注册会计师-会计-突击强化题-第3章-固定资产.docx VIP
- 注册会计师-会计-突击强化题-第2章-存货.docx VIP
- 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pptx
- 标准锥齿轮有关参数计算公式及示例.xls VIP
- 桐乡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2018版).docx VIP
- 2025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精选(带答案解析).doc VIP
- 土石坝平面布置图识读水利工程图识读与绘制.pptx VIP
- 2025年全国工程监理行业知识竞赛题库-GB55030-2022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