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当前,面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相对禁锢的土地政策,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却遭遇“两难”:一方面是“老人农业”、粗放经营,相当部分农民对一向视为“命根子”的土地“弃之不愿、用之无心”;另一方面是土地难以顺畅流转,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举步维艰。土地要素,怎样才能得到激活?城乡统筹,突破口究竟在哪里?日前,我们针对江津区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一些成功做法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土地流转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江津,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市),倚长江而紧邻重庆主城西部,200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幅员3200平方公里,辖26个镇街和四面山管委会, 271个村居,1813个农业社,户籍农业人口108.68 万人,农村劳动力66.4万人,耕地面积102.33万亩。自改革开放以来,江津区与其他许多县市一样,乘农村土地承包到户的改革东风很快结束了种粮吃不饱饭的历史,大批农民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民变为“工人”、从季节性的转移不断地向全家迁徙、永久性居住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仅是直接增加了农民大量的现金收入,而且间接地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就业观念产生了一系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劳动力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土地顺畅流转。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户家庭经营收入逐步由单一的农业收入向多元结构转变,“老人农业”、粗放经营现象日渐突出,全区农村土地撂荒情况普遍达到10%左右,尤其是在山区农村更为突出。2006年,在全区38.97万个农户中有23% 的农户完全放弃了农地耕作,近20%的农户其家庭收入以非农业收入为主体,农村土地流转的环境和条件逐渐形成。同时,随着国家农税全面免征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对土地经营权的出租、转让、入股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区已实现土地流转20198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74%,其中出租 98629亩、转让16561亩、转包68901亩、入股5520亩、互换6784亩、其它5588亩(主要是指拣撂荒地耕作和代耕定期返还等形式),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48.32%、8.2%、34.11%、2.7%、3.36%和2.77%。   江津区土地流转情况统计表(单位:亩、户、人)   耕地面积 流转面积 流转形式   1023300 201983 出租 转让 转包 入股 互换 其他   98629 16561 68901 5520 6784 5588   流转规模   50亩以下 51-1000亩 1000亩以上   业主数 从业   人员 总面积 业主   户数 从业   人员 总面积 业主数 从业   人员 总面积   10080 15259 36837 541 7220 127435 22 1420 37711   主要产业   种植业 养殖业 其 他   花椒 柑橘 苗木花卉 家禽 水产占地 养猪   123361 51347 11058 2157 10719 1091 2250   ——土地流转,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广大外出务工农民通过农村土地的转让、转包、出租、入股等诸多形式,明晰了土地承包权的用益物权,解决了农民对土地“弃之不愿、用之无心”的后顾之忧,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流转。据农业部门统计,从第二轮承包推动土地快速流转开始至2006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速度明显加快,2006年比1998年增长50.8%达到33.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50.6%,劳务总收入18.5亿元,是2006年地方财政总收入的3倍;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491.9元,占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691元的40.41%;全家外迁务工农户约占总户数12%,其中有相当部分全家外迁已在10年以上,基本实现了实质内容上的产业转换和人口空间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土地和劳动的有效流动,共同助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2006年,全区已发展业主(大户)820家,其中重庆市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江津区级重点龙头企业  62家;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213个,入社农户12.84万户,服务和带动农民42.39万人;建成花椒基地50万亩,种植柑橘10.18万亩(晚熟柑橘3.73万亩、优质锦橙3.2万亩)、优质粮15.6万亩、优质蔬菜11.77万亩(无公害蔬菜4.05万亩)、笋竹22万亩、优质苎麻1.5万亩,优质桑园3.5万亩,金银花2万亩,橄榄5万亩,特色农业总产值达16亿元。其中,鲜椒产量达到13万吨,销售收入9.2亿元,椒农人均收入1508元;柑橘产量6.2万吨,产值1.17亿元。有66个农产品通过商标注册,其中著名商标14个、省部级名优品牌20个。2006年,区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