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脑外伤器官切开护理体会.docVIP

重型脑外伤器官切开护理体会.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型脑外伤器官切开护理体会

重型脑外伤器官切开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70-01   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由于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困难, 常需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有效呼吸。早期气管切开可降低肺部感染控制率,避免缺氧引起的继发性颅脑损伤。所以,对病情重、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不能排除、昏迷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尽量避免在出现呼吸衰竭或窒息状态下仓促手术。近年来,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迅速, 本文针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气管套管选择、气管套管的固定、气道湿化、切口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1 气管套管的选择   在临床上常用的气管套管有无内套管的一次性低压气囊套管和配有内套管无气囊的银质气管套管。这两种气管套管均有各自的优缺点,陈丽静[1]等人研究发现,一次性低压气囊套管的气囊装置可有效阻断反流液流入呼吸道, 降低了误吸的发生率。张霞[2]观察发现: 金属套管因配有内套管便于清洗消毒, 有效地防止了痰痂的形成;而国外广泛应用的发音气管套管,能够使气管切开病人在确保机械通气的同时重建发音功能和语言交流功能,对病人语言恢复和日常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2 气管套管的固定   外套管的套管系带需要打手术结,一般采用双层扁纱布单结法来固定气管套管,具体方法: 将宽1cm,长70cm---80cm的纱带, 从气管套管得一侧翼部穿过, 双层绕过病人颈后, 再从套管的另一侧翼部穿出, 外层的扁纱带在离翼部5cm 处打结。松紧要适宜,一般以放入一指为宜[3]。这样的固定方法简单实用, 减少了局部摩擦,可减轻病人颈部的皮肤损害, 提高了病人舒适度,同时还应根据情况定期更换内套管;应特别注意防止内套管脱出或管道阻塞。常规更换气管导管, 可以防止肉芽组织形成[4] 。更换气管内套管时,应采用无菌技术,每天更换2次,套管外口一般覆盖双层盐水纱布,使空气湿润,防止灰尘吸入。   3.气管切口护理   气管切开后,在颈前皮肤和套管之间覆以无菌纱布,局部保持清洁、干燥。换药时先用生理盐水擦洗切口周围,再用0.5%碘伏棉球消毒3次,消毒范围一般为5-6cm。同时应根据分泌物多少和敷料的清洁程度更换敷料,一般来说一天更换1-2次,污染的敷料应及时更换。吴智芬等[5] 在此换药的基础上将10cm-12cm的无菌透明敷料对折两次, 将折叠角剪一个与气管套管外口大小相同的孔, 穿过气管套管的外口覆盖在无菌纱布上。无菌透明敷料因为具有防水功能强、直观性好的特点, 能够避免痰液和雾化水珠对伤口的污染。同时在换药时还要密切注意观察切口分泌物的颜色,如分泌物呈铜绿色或者草绿色,应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以指导临床用药。   4.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后,空气可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使得吸入空气的加湿与加温、清洁和过滤作用减弱, 呼吸道水分丢失800 mL/ d[6] 。吸入的空气干燥极易损伤气管黏膜, 同时气管内的分泌物容易结痂, 从而堵塞呼吸道, 影响呼吸。气道湿化的目的是让分泌物稀释以利于吸引或咳出。丁彩儿等[7]通过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0.45%的盐水对气道湿化效果都较好,而蒸馏水对气道和肺组织损害较大, 能造成细胞水肿, 而生理盐水对气道的湿化作用也相对较差,且对气道及肺组织细胞损害也相对较大, 在临床上应慎用。李梅香等[8]也证实,0. 45% 的盐水因吸入后在气道内再浓缩而接近生理盐水, 对支气管没有刺激作用,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在雾化方式的选择上,王丽萍[9]研究结果显示, 在中度颅脑损伤病人中采用雾化吸入法更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而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雾化吸入法效果却不及气管内滴药法。而吴智芬[10]通过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雾化吸入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浓度的变化认为, 氧气雾化吸入能更有效的提   高重型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血氧饱和浓度, 在疗效上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5.吸痰护理:   吸痰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对呼吸道造成一定的   伤害,因此在吸痰护理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为避免因吸痰引起的血氧浓度下降,引发呼吸困难,一般在吸痰前给予纯氧吸入1-2min 再操作。使用圆头带侧孔吸痰管,可以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吸痰管应一次一更换。吸痰时机[11]一般应在患者有较多痰液潴留上呼吸道,如患者呼吸困难,有痰鸣音或哮鸣音,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降低时,使用呼吸机出现高压报警时吸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一般来说成人吸引负压为150-200mmHg,小儿吸引压力为 150mmHg,在吸痰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左右旋转,慢慢向上提拉,边提边吸,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