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6.docVIP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6.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6

PAGE PAGE 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 2.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3.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 A.农产品产量增加 B.人口数量增加 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水利事业发展 4.《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气节来安排农业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5.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鬚鬓)。这突出表明: ( ) A.秦朝时可以通过出钱来抵耐罪 B.秦朝用严刑苛法治理国家 C.秦朝统治者严厉打击盗窃行为 D.秦统治者维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 6.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 ) A.租佃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井田制经营 7.1585年(明万历十二年)广东顺德县耕地总量88.4万亩,据县志记载亩产约1.8石米, 米时价约每石0.5两白银,官府计划征收土地赋税5.8万石米,实际征收入库2.9万两白银。对该史料分析正确的是 ( ) A.明朝顺德县农民的农业税负担沉重 B.明朝中期顺德县以货币形式征收农业税 C.当年顺德县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明朝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8.《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9.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下面不能作为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 )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10.(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11.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 )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