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兽药残留危害及监控措施
浅谈兽药残留危害及监控措施
摘要:兽药残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兽药残留的危害直接影响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兽药残留现状、兽药残留的危害及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监控措施。
关键词:兽药残留;危害;监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9,8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06-0008-02
兽药残留是指给家畜家禽防治疾病等用药后,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和有关杂质可能蓄积、残存在动物的组织、器官或食用产品中,这样便造成了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主要残留兽药有抗生素类、磺胺药类、呋喃药类、抗球虫药、激素药类和驱虫药类。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肉、蛋、乳、水产品等动物性产品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类对动物性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就必需大幅度、快速地提高动物性食品的产量。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集约化的养殖和管理之间的不协调,造成了大量疫病的流行、暴发以及其他不利于动物健康的因素出现。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达到既能促进生长又能防病治病的目的,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兽药被应用于畜禽生产的许多环节,因而在动物性食品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兽药残留,随之而来的是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污染的潜在危害。
1、兽药残留现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关部门针对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制定了各种监控兽药残留的法规和《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并于1999年启动兽药残留监控计划,逐步建立全国范围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近些年来对全国部分城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但违禁药物残留仍然突出。据广东省兽药监察所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广州市2004年初对待宰生猪进行尿样抽检。检验结果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阳性率高达59.4%。2005年2月,北京市卫生局在6家集贸市场采集了53份生猪肝样品,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进行盐酸克伦特罗检验,结果有4件阳性,阳性率为7.5%。2006年9月,上海市连续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和猪肉导致的“瘦肉精”中毒事故,经检测,这批从病人剩余食品中采集的猪肉中“瘦肉精”含量是1166μg/kg,属于严重超标。此外,2006年底发生的“红心鸭蛋”、“多宝鱼”等事件,都是使用违禁药物所致。
我省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始于2001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畜产品安全工作的管理,省政府于2004年出台了《湖北省畜禽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监督管理办法》,省财政也从2004年以来,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项目建设,由于政府重视,措施得力,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有了保障。近几年,我省畜禽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一直在99%以上。2007年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显示,共抽检的755个样品中,有6个样品中瘦肉精和磺胺类超标,超标率为0.9%:其中猪尿和猪肝样品555个,有3个检出瘦肉精,超标率为O.5%;猪肉样品200个,有4个检出磺胺类超标,超标率为2.O%。
2、兽药残留的危害
2.1毒性反应
如长期食用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当体内蓄积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使人体产生多种急慢性中毒。目前国内外已有多起有关人食用盐酸克伦特罗超标的猪肺脏而发生急性中毒事件的报道。此外,人体对氯霉素反应比动物更敏感,特别是婴幼儿的药物代谢功能尚不完善,氯霉素的超标可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反应,严重时还会造成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类药物能够与骨骼中的钙结合,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可致急性肝毒症。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能损害前庭和耳蜗神经,导致眩晕和听力减退。磺胺类药物能够破坏人体造血机能等。
2.2“三致”的危害作用
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如丁苯咪唑、丙硫咪唑和苯硫苯氨酯具有致畸作用;雌激素、克球酚、砷制剂、喹嗯啉类、硝基呋喃类等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个别品种一在真核细胞内发现有致突变作用:磺胺二甲嘧啶等磺胺类药物在连续给药中能够诱发啮齿动物甲状腺增生,并具有致肿瘤倾向;链霉素具有潜在的致畸作用。这些药物的残留量超标无疑会对人类产生潜在的危害。
2.3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动物用药后,一些性质稳定的药物随粪便、尿液被排泄到环境中后仍能稳定存在,从而造成了环境中的药物残留。如高铜、高锌等添加剂的应用,有机砷的大量使用,可造成土壤、水源的污染。张国祥等研究发现,砷对土壤固氮细菌、解磷细菌、纤维分解菌、真菌和放线菌均有抑制作用。WOL-LENBERGER L等发现喹乙醇对甲壳细水蚤的急性毒性最强,对水环境有潜在的不良作用。STRONG 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