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英培养每个学生成才,是人生唯一目.docVIP

高冠英培养每个学生成才,是人生唯一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冠英培养每个学生成才,是人生唯一目

高冠英培养每个学生成才,是人生唯一目   就怕别人说自己不操心   1941年,高冠英出生在滹沱河边的河北省?城县。上世纪40年代的河北农村民不聊生,生育了8个孩子的高家更是穷上加穷。虽然家庭生活十分贫困,可是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父母亲,却梦想着能让小冠英通过“发奋读书”去改变家庭的命运。   然而,做梦总归是做梦,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里,普通老百姓最多只能勉强填饱肚子。1950年,新中国诞生一年以后,无数穷苦老百姓获得了新生,当时已经9岁的高冠英,终于和村里的其他小伙伴一起,高高兴兴地走进了高小的大门。   小冠英知道这个机会来得不容易,和父母亲的命运相比,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十分幸福,因而念书十分自觉,学习十分用功。教师在课堂上讲一遍,她就要在课后学十遍。老师讲过的每一个字,她都要一遍一遍地拆开,再一遍一遍地合拢到一起,直到闭上眼睛会写为止。   她不怕别人说自己的衣衫烂,她不怕别人说自己的脑筋笨,她就怕别人说自己不操心,就这样,高冠英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前三名,毫不费劲地考上了初中。   高冠英他们村没有初中,上初中要到8里地以外的塔元庄。通往学校的土路上有一片洼地,一到秋天就积满了雨水,每天跑步上学的高冠英都要光着脚板?水赶路。到了冬天,高冠英总是天不亮就起床,顶着星星往学校跑。   穷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不知道苦,不知道累,不知道什么叫受罪,只知道一门心思好好念书,让父母觉得供了自己不后悔。功夫不负有心人,1959年高冠英果然以优异的成绩十分轻松地考上了?城县一中。   可是高冠英在?城县一中的求学经历却并不轻松。学校里的各门功课自然不在话下,从小勤奋好学的高冠英各科成绩都比较优秀,实在叫人难以忍受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饿。   当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好多人都饿成了水肿病。农村孩子的饭量本来就大,再加上当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瘦弱的高冠英经常饿得前心贴后背,动不动就眼冒金星。   学校的体育课早就停了,老师把同学们组织起来,用节省下来的那点体力到田地里去挖野菜,到滹沱河边去拾草根。高冠英在拾草根的时候就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并且要考上名牌大学。   她心里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可能改变命运。艰难困苦磨砺着高冠英的志气,也培养了她坚韧不拔的顽强品质。   决心当一名人民教师   1962年夏天,高冠英果然一举高中。以她当年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考取更好的学校,然而高冠英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   这首先是因为师范类院校都有奖学金。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自己从小到大刻苦求学的艰难历程让高冠英刻骨铭心。她决心当一名人民教师,用行动去帮助那些和自己一样贫困的穷苦孩子,把山沟里的农村娃娃全部培养成有益于社会的人。   北师大花园般美丽。幽雅的环境让农村人很是吃惊,高冠英从来没见过这么高大、宽敞、漂亮的图书馆,也没有见过大楼旁边苍翠欲滴的那一排排雪松。   更让高冠英惊叹不已的是那些从北京市考入大学的女同学,毫不经意的谈吐就能流露出无法掩饰的睿智和才情。和这一切相比,当时连个手电筒都没有见过的高冠英,简直是土包子一个,就像一群白天鹅里来了一只小麻雀,在漂亮高贵的同伴中,显得呆头呆脑,又丑又笨。   刚刚进入大学的高冠英,经过短暂的调整,很快就适应了这陌生的环境。大学毕竟是大学,最终的一切还是依靠优异的成绩和诚实的人品来证明。   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山沟里走来的高冠英,放弃了一切课外娱乐活动,也牺牲了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又像小时候那样开始刻苦认真地啃书本。   农村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性,又一次帮助她不断走向成功。两三个学期下来,高冠英门门功课名列前茅,很快就在班上和系里崭露头角,赢得了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尊重。这个山沟里走出来的土姑娘如沐春风,内心深处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她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看到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来了一场“文化大革命”。学校的教学秩序彻底瘫痪了,所有的学生也都无法按时毕业。   几经周折,一直拖到1968年12月,高冠英才被分配到铁道部郑州铁路局。 1970年夏天,高冠英来到新乡铁一中教学,然而却是学非所用,怀揣着历史系文凭,教的却是高中代数。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高冠英赢来了人生的春天,如愿以偿地在新乡铁一中当了高中历史老师,开始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日复一日去书写那教书育人的绚丽人生。   其实,高冠英一走进铁一中就开始担任高中三年级的班主任。有所不同的是前几年并没有高考的压力,自从高考制度恢复以后,高三班主任就成了带领学生冲锋陷阵的排头兵。   作为高中三年级的班主任,高冠英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像自己当年那样,称心如意地考上理想中的重点大学。她希望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