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通信课件第四版第3章
3.1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3.1.1 电波传播方式 发射机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 可依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机,当频率f>30 MHz时,典型的传播通路如图3-1 所示。 沿路径①从发射天线直接到达接收天线的电波称为直射波,它是VHF和UHF频段的主要传播方式;沿路径②的电波经过地面反射到达接收机,称为地面反射波; 路径③的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 称为地表面波。 图 3 - 1 典型的传播通路 3.1.2 直射波 直射波传播可按自由空间传播来考虑。所谓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实际情况下,只要地面上空的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其相对介电常数ε和相对导磁率μ都等于1,传播路径上没有障碍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也可以忽略不计,在这样情况下,电波可视作在自由空间传播。 虽然电波在自由空间里传播不受阻挡, 不产生反射、 折射、绕射、散射和吸收, 但是,当电波经过一段路径传播之后, 能量仍会受到衰减,这是由辐射能量的扩散而引起的。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若各向同性天线(亦称全向天线或无方向性天线)的辐射功率为PT瓦,则距辐射源dm处的电场强度有效值E0为 (3 - 1) 磁场强度有效值H0为 (3 - 2)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S为 (3 - 3) 若用发射天线增益为GT的方向性天线取代各向同性天线, 则上述公式应改写为(3 - 4) (3 - 5) (3 - 6) 接收天线获取的电波功率等于该点的电波功率密度乘以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 即 PR = SAR (3 - 7)? 式中, AR为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 它与接收天线增益GR满足下列关系:(3-8)式中, λ2/4π为各向同性天线的有效面积。 由式(3 - 6)至式(3 - 8)可得(3 - 9) 当收、 发天线增益为0dB, 即当GR=GT=1时, 接收天线上获得的功率为(3 - 10) 由上式可见,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fs可定义为 (3 - 11) 以dB计, 得 (3 - 12) 或 [Lfs](dB) = 32.44+20lg d(km)+20lg f(MHz) (3 - 13)式中, d的单位为km, 频率单位以MHz计。 3.1.3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1. 大气折射 在不考虑传导电流和介质磁化的情况下, 介质折射率n与相对介电系数εr的关系为(3 - 14) 众所周知, 大气的相对介电系数与温度、 湿度和气压有关。大气高度不同,εr也不同, 即dn/dh是不同的。根据折射定律, 电波传播速度v与大气折射率n成反比, 即(3-15)式中, c为光速。 当一束电波通过折射率随高度变化的大气层时,由于不同高度上的电波传播速度不同,从而使电波射束发生弯曲, 弯曲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大气折射率的垂直梯度dn/dh。这种由大气折射率引起电波传播方向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大气对电波的折射。 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在工程上通常用“地球等效半径”来表征,即认为电波依然按直线方向行进,只是地球的实际半径R0(6.37×106 m)变成了等效半径Re, Re与R0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k称作地球等效半径系数。 当dn/dh<0时,表示大气折射率n随着高度升高而减少。因而k>1, Re>R0。 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即当dn/dh≈-4×10-8(l/m),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4/3,等效地球半径Re=8 500km。 由上可知,大气折射有利于超视距的传播,但在视线距离内,因为由折射现象所产生的折射波会同直射波同时存在,从而也会产生多径衰落。 2. 视线传播极限距离 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可由图 3 - 2 计算, 天线的高度分别为ht和hr, 两个天线顶点的连线AB与地面相切于C点。由于地球等效半径Re远远大于天线高度, 不难证明,自发射天线顶点A到切点C的距离d1为(3 - 17) 同理, 由切点C到接收天线顶点B的距离d2为 (3 - 18) 图 3 – 2 视线传播极限距离可见, 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d为 (3 - 19) 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 Re=8500km, 故(3 - 20) 式中, ht、 hr的单位是m, d的单位是km。 3.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在实际情况下,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各种障碍物, 由障碍物引起的附加传播损耗称为绕射损耗。 设障碍物与发射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如图 3 - 3 所示。 图中,x表示障碍物顶点P至直射线TR的距离,称为菲涅尔余隙。 规定阻挡时余隙为负, 如图 3 - 3(a)所示; 无阻挡时余隙为正, 如图 3-3(b)所示。 由障碍物引起的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隙的关系如图 3-4 所示。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物理课件:63鲁科版必修1.pptx
- 新课标知识网络超实用.pptx
- 新课程高中数学12112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1.pptx
- 新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比较2.pptx
- 新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比较1.pptx
- 新路面规范规s1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pptx
- 新老汽车的分析passat领驭与君威比较30页.pptx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蔡兴旺 项目1 蓄电池电动汽车 项目1 电动汽车.pptx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蔡兴旺 项目5 其它新能源汽车 项目5 其它新能源汽车及新型车载动力.pptx
- 新年音乐会2.pptx
最近下载
- 2025年数字化农场管理方案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幼儿园社会治安最小应急单元管理制度.docx VIP
- PPT《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解读(OCR).pdf VIP
- 202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新版试卷真题附答案(高中信息技术).docx VIP
- 生理学基础第十章-神经系统.ppt VIP
- ABB ACS180 drives User interface guide 手册(英语)说明书.pdf
- 驳岸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股权激励变成股权纠纷通用.pdf VIP
- 南芯产品规格书SC8886.pdf VIP
-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