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诗意追寻,美感教学
姓 名: 谢翠娥
单位名称: 安宁市第一中学
单位地址: 安宁市连然街246号
邮 编: 650300
联系电话:
诗意追寻,美感教学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本文试图从构建学生精神家园、发掘和把握文本诗意、创造语文课的诗境、建立以美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等角度,追寻语文课的诗意化,探索有效的方法以“吹皱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关键词:诗意 教学境界 美感教学
一、关于诗意
当今世界,我们越来越有速度,却越来越没有诗意;我们越来越
能超越,却越来越不能超脱。太多的人,“心为物役”,“心为形役”,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①人生有了太多的劳顿。我们在寻找心灵栖居的家园。
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海德格尔把“人,诗意地栖居”②作为自己
的哲学信仰与人生追求。那么,作为国文教学者,我们应该把什么作
为自己的教学追求?
在异彩纷呈的教学海洋中,我愿寻一片清风,“吹皱一池春水”,
换取“满园春色”,追寻语文课的诗意。
一提语文课的诗意,有人会这样想,这不是把语文课搞得玄乎了
吗?下意识地就会把它与要“简简单单学语文”, 语文课要上得“扎
实、朴实”抵触起来。其实,非此即彼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
正如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一样,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诗意。如果我们
的语文课缺少了诗意,那是诗意的失落,是教师缺少一种意识,缺少
自觉地去发现去追寻罢了。追寻语文课的诗意,其意义在于,它会使
语文课变得更精彩、更丰富,更走近语文教学的本原,从而更能实现
我们孜孜追求的理想中的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诗原本是一种文学形式,人类的文学是以诗歌开篇的。
在未出现文章以前,诗就有了。《诗经》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著作。究其缘由,也许诗就是人类心灵中最隐蔽最美好的语言,最能表达质朴而纯真的情感。什么是诗意呢?诗意就是蕴藏于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意念。如果诗意只存在于诗人的笔下,那我们的认知就太浅陋了。诗意地栖后 原本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为美好的理想之光所照耀,那么,我们的生活、我们所做的事便赋予了诗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人类无疑是有力量来有意识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人应该而且可以“生活得诗意而神圣”③。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诗意的事业,因为它是教人求真、向善、臻美,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事业。有首歌这样歌颂教师工作的诗意: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追寻语文课的诗意,是追寻语文课本该有的东西。
追寻语文课的诗意,就得认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这是一片诗意
盎然的土地。人与之打交道的不外乎人与物,可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的
是天真烂漫纯真可爱的孩子,这是我们的殊荣。诗意与年轻的生命有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我们脚下是一片最纯洁,最少污染,保留着生命的原生状态的土地。每一个孩子都是幻想家,心灵中都藏着一串彩色的梦,有梦就有诗。如果说“几乎每一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么这段人生中的岁月,主要是指青少年时期。
中学语文教师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希望、耕耘未来,怎能不勃然心动、
激情满怀并引以自豪?
二、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
当前,课程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的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了
教与学的堤岸,随便拾取一颗,都会将我们狭窄的讲台装饰得别开生
面。但有一点,却是语文课永远不变的旋律,那就是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钱理群先生说:“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应该给人
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追寻语文
课的诗意,就得认识语文课的神圣职责——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学
生正因为稚幼,才具有潜在性、可塑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教育是一项
奠基工程,本质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教学的本源是在为学生的生命
垫底。垫什么样的底呢?当然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一道亮丽
的底色。这就是说,不能把语文教学仅仅视为是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增长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品质,诸如生
成智慧、丰富情感、锤炼意志、完善人格等,使他们知、情、意、行
的发展和谐统一,成为一个完善的独立的人。
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是在学生、教师与文
本对话中进行的,是在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中完成的。教师善于
发掘和把握文本中的诗意是这项工程的前提条件。文本大多是文学作
品,形象性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检验科SOP规范样本.pdf VIP
- 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最新版).doc VIP
-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Ovation算法.ppt VIP
- DLT 5700-2014 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pdf VIP
- RCS-9613线路光纤纵差保护测控装置.doc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最新党政领导干部拟任县处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新业态模式下如何认定劳动关系.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