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建设、政治机会和澳门邻避抗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 15 《行政》第二十九卷,總第一百一十二期,2016 N .2,15—32 * 回歸以來 ,因居民反對在居所 附近興建厭惡性公共設施而引發的 鄰避抗議在澳 門頻發 。這一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的伴生現象 ,成為 回 歸後澳 門社會的一個主要衝突源頭 。根據數據搜集 ,1999-20 14 年間澳 門鄰避抗議事件共有30 起 。本文的主要任務 ,是在摘錄整理30 起事件 信息的基礎上 ,勾勒 出澳 門鄰避抗議 的總體面貌和基本特徵 ,並對鄰 避抗議興起的市政建設背景和政治機會原因做一探討 。 由公共或商用設施選址 問題 引發的鄰避抗議 ,在很 多國家和地區 的經濟騰飛過程 中都 曾有過 多發期 ,構成城市衝突一種特殊而重要的 1 表現形式 。 在既有文獻 中 ,鄰避抗議沒有一個被廣泛引用的權威定義 ,但它 所指 的 內容卻是很 明確 的 ,即居民們反對某些設施落址居所附近 的現 象 ,這 些設施或是政府主導的公共設施 ,或是企業性質的建設項 目 , 其共 同特點是具有某種風 險和厭惡性 。綜合學者們 的研究 ,鄰避抗議 具有以下主要 特徵 。 (1 )它是一種權利取 向的單議題行動 ,目標單 一 、具體 、明確 ,旨在將鄰避設施趕 出居所範 圍 ,行動 中偶爾伴有議 題拓展 ,但主要是 出於抗議策略的考慮 ; (2 )訴求上看 ,鄰避抗議多 指 向查理斯·梯利所謂的反應性訴求 (re active cl aim ) ,而非以爭奪社 會資源為 目標的競爭性訴求 (c o m p e t i t i v e c l a i m ) ,或者主張獲得新 2 權利的主動性訴求 (proactive claim ) ; (3 )它具有地緣性 ,發生在 *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哲學博士 (公共行政專業 ) 。 1. 何艶玲 : “ `中國式´鄰避衝突 :基於事件的分析” ,《開放時代》2009年12 月 ,第 102- 114頁 。 2 . Tilly, 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 Reading , MA : Addisonwelely. pp . 143- 15 1.轉引 自高旺 : “ `群體性事件´ :抗爭政治學的視角” ,《二十一世紀雙月 刊》20 11年6 月號總第125期 ,第115- 123頁 。 16 相對狹小的特定區域 ,並以該區域的居民為主要抗議者 ;(4 )行動具 有高動員性 ,居民們 的相對剝奪感較 高 ,參與抗議 的利益趨 同和心理 驅動較 強 ,同時以鄰里 關係為基礎 的社會網絡為行動提供 了便利 ,因 此動員性較強 ; (5 )行動具有低持續性 ,參與抗議的居民通常因事而 聚 ,事過而散 ,依托先在的關係網絡 ,少有 固化 的行動組織 ,較難形 成持續行動 。本文正是在上述意義上 ,定義澳 門的鄰避抗議並收錄相 關案例 。 根據搜集的資料 ,鄰避抗議在澳 門回歸前少有發生 ,即便是像垃 圾焚化 中心 、污水處理廠 、機場等典型的鄰避設施 ,也 因當時選址興 建 時周 圍人 煙 稀 少與 語 言文化 的 限制 ,少 有針對 澳 葡政 府 的抗議 活 動 。但 在 19 90 年 前後 ,因前二十年經濟起 飛 留下 的居住環境 問題 , 曾促發過社會討論與反對行動的小 高潮 ,與鄰避抗議有相似之處 。由 工業發展 、人 口膨脹 、民居與工廠混雜累積 的垃圾 、污水 、廢氣 、塵 土 、噪音等問題 ,八十年代末 已經到了讓澳 門市民 “不可容忍” 的地 3 環境 污染 問題所 引發 的不僅是報紙上頻繁 的 口誅 筆伐 ,還有受 步 。 污染居民參與 的集體抗議行動 。有數據顯示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