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设计讲座.ppt

【精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设计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的设计讲座.ppt

上《行程问题》一课时,吴老师用课桌当桥,拿铅笔盒当车,现场演示“车”通过“桥”的场景。通过模拟操作,唤醒学生“行程问题”的经验。 * 一次上《相遇问题》一课时,吴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下“相遇”,两人走着走着走近了,不走了。她一手拉一个让他俩碰了一下,笑着说:“这才是相遇呢,中间还有距离能算相遇吗?”全班同学都笑了。她接着又请同学继续表演“相对”、“同时”、“相向”,同学们都争着表演,争着说。这时,全场师生都笑了,赢来了雷鸣般的掌声。 * 通过模拟操作,吴老师引发学生对其中“路程”、“相遇”等概念的理解,引发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关系的思考。以现场“做”的形式唤醒学生的经验,使得学习过程简单明了而有趣。 * 在《负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数学活动,刘翔跑步成绩要受风速的影响,让学生模拟当时的场景。两位同学一位扮演刘翔,一位扮演风。当顺风的时候,“风”推着“刘翔”向前跑;当逆风的时候,“风”阻碍着“刘翔”的前行。 * 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进入角色,设身处地直观思考问题。如果我是反方向的风,我该怎样做呢?做出来的时候,学生对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更透彻了,对概念更清晰了。 *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更容易通过主动感受进行学习,做得好自然理解得好。 (2)角色扮演。 * ①社会角色扮演。 在《设计包装箱》一课中,一家纸箱厂要设计牛奶包装箱,问学生如果你是牛奶厂的经理,你希望怎样设计呢?如果你是纸箱厂的设计师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该怎样设计呢?让学生进入角色思考问题,可以更好地进入到问题的内部,而非浮于表面。 * 在《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要帮公路局的张局长统计一个路口各种车辆的车流量情况,怎样统计呢?学生进入角色,要帮助张局长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进入到受到信任给别人帮忙的角色,有了使命感,更专心地迎接挑战,完成任务。 * 在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后,老师安排了在商店购物的实践活动。请组长担任小经理和收银员,其他学生当顾客。一年级的小学生进入角色,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运用着数学知识。 * ②虚拟角色扮演。 在一年级的《比较》一课的说课中,赵雪丽老师设计了拔河比赛的数学活动。 * 导语:黄蓝两队要进行拔河比赛,现在要从咱们同学 们当中选出两队的队长,谁愿意来? (师提供黄、蓝队员贴纸,黄队9人,蓝队7人) 设问:假设这些就是可供你们分配的队员,你准备怎 么派人?为什么这么派人? 预设:两个队长都在关注对方,其中一个队长选派一 名选手,另一个队长也会选派一名选手……体 会每次都相等。 结果:黄队7人,蓝队7人时,黄队还剩2人 师问黄队:这两个人还派不派?为什么? 预设生: 情况一:不派,因为再派上去人数就不一样了。而现 在两队都是7人,一样多,才公平。 情况二:如果说派的话,蓝队就会不服气,说这样比 就不公平了,要么蓝队加2人,要么黄队少 人,变成和蓝队同样多。 * 让学生在拔河比赛选派人的过程中,对看不清楚的数量进行操作,体会同样多,情境虽然是不相等的数量,但是由于学生关注的是公平,更容易强烈地感受同样多。这个情境“拉长”与“放大”了“一一对应”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是隐性的、有价值的“一一对应”。 * 朱玲老师在教学“除法的认识”时,让学生扮演“孙悟空”,来把8只桃平均分给小猴,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在教学“时,分,秒”时,让学生扮演小闹钟来介绍自己,强化学生对钟面的认识。 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扮演小狗、小猫和小猴来排队,从而形成分类整理的观念。 * ③数学对象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进入角色扮演数学对象,可以演数、图形、运算符号等等。 比如在刚认识“>”和“<”时,朱玲老师请学生张开手臂来扮演“>”和“<”,并要求一边表演一边自我介绍:我是“>”,我有张开的嘴巴朝前,尖尖的屁股朝后,排在我前面的数比较大,排在我后面的数比较小。再请两个同学分别两个不同的数,选择正确的位置排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一下子就接纳了“>”这一数学符号,并将它的形象和作用深深烙进了脑海中。 *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经历了做的过程,思考就有了载体。 4.操作。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摆学具的过程,也是学生做数学的过程。 (1)摆一摆。 * 《倍的认识》 摆法1: 摆法2: 摆法3: * 在摆学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生花,出现各自的摆放方式,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学生对倍这个概念不仅认识了结果,而且借着直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