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资源管理-洁净生产与工业生态Energyandindustrial-康宁大学.ppt

高等资源管理-洁净生产与工业生态Energyandindustrial-康宁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资源管理-洁净生产与工业生态Energyandindustrial-康宁大学.ppt

高等資源管理 - 潔淨生產與工業生態 Energy and industrial ecology 康寧大學 休閒資源暨綠色產業學系 指導教授:胡 子 陵 教授 研究生: 許啟亮 清潔生產之意義 「清潔生產」的觀念源起於1974年美國3M公司所提出「污染預防划得來 (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簡稱3P)」的概念,其意義是希望藉由執行污染預防的措施,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 其基本觀念為未被利用的原料,經排出後即成為污染物質;反之,污染物質若能加上創新技術的使用,可將污染物變為具回收再利用價值的資源。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工業與環境計畫活動中心(Industry and EnvironmentProgram Activity Center of UNEP,簡稱IE/PAC),為推動全球性清潔生產的活動,在1989年制定「清潔生產計畫(Cleaner Production Program)」,並在1992年所召開的「地球高峰會議」中,通過的「21世紀議程」,倡導「永續發展」的理念。 將「清潔生產」的內涵定義為:持續地於製程與產品開發及服務中,應用整合與預防性的環境策略,增加生態效益(Eco-Efficiency),並減輕對人類健康與環境的風險(Risk)。 潔淨生產的重點 1. 製程方面- 減少原物料與能源耗用量,減少使用毒性原料,並使廢氣、廢水、廢棄物於排出前,減低其量與毒性。 2. 產品方面- 藉由產品生命週期評估,使得從原料的取得,乃至於產品的使用與最終處置過程,希望對環境之影響減至最小。 潔淨生產的重點 3. 服務方面- 由系統設計到整個資源使用的服務過程中,兼顧以「生命週期」的評估方式,將環境保護的考量融入其中,並儘量使用「綠色產品」或「環境友善產品」,以減低對環境的影響。 清潔生產需要藉改變態度、有責任的環境管理及評估的科技方法來達成。 潔淨生產的特性 1.環境的考慮應被融入到最初的規劃及未來的發展之中 。 2.環境的問題應是在防範於未然(源頭預防) 。 3.環境的考慮完全是以生命週期的觀點出發,避免環境問題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 。 4.它的範疇除了包含產品及製程的污染預防之外,更將減少因提供服務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納入其中。 清潔生產製程與傳統製程之差異 「清潔生產」的範疇係以產品的生命週期為基礎,從原料採取、使用和製造、產品的最終處置,乃至於相關服務部門,皆考量之。 清潔生產並非僅以消極的避免環境被破壞為核心,更是以積極提高生態效益為終極目標。 清潔生產與工業減廢範疇比較 清潔生產指標之建立 一般「清潔生產指標」的訂定與使用,必須針對相關製程於污染物的生成、環境資源的消耗、生態危害的風險、以及對環境或人類福祉可能造成的衝擊等方面,來加以綜合評估之。 國外清潔生產指標 1. 生態指標(Eco-indicator) 2. 氣候變遷指標 3. 環境績效指標 4. 環境負荷指標 5. 廢棄物產率 6. 減廢資訊比較 國內清潔生產指標 1. 污染指標 2. 耗能指標 3. 廢棄物產生量指標 4. 危害性指標 清潔生產指標之應用邏輯 製造業以外的清潔生產 1995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出版了一份名為「清潔生產及產品科技:朝向為永續發展的科技轉移(Technologies for Cleaner Production and Products: Towards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報告。 OECD的這份報告中提到了四個優先採用清潔生產技術的產業分別是製造業、能源業、農業及運輸業。 農業的清潔生產 農業之星(AgSTAR)計畫:美國環保署與農業部,能源部合作的計畫(1993),以更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幫助農民改善其施肥方式,以減少甲烷的逸散。主要的目標工業為養豬業及乳酪業 。 農業的清潔生產 反芻畜類甲烷計畫:據統計來自反芻類的甲烷逸散約佔全美國甲烷逸散的21%。有鑑於此,美國環保署與農業部合作提倡使用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以減少來自於反芻畜類的甲烷逸散。本計畫開始於1993年的十月,美國「氣候變化行動計畫」公佈之後。本計畫的重點則在透過最佳管理實務(BMPs)以減少甲烷的逸散,並且讓食物中更多的碳可以轉換成牛奶及肉的產生。 農業的清潔生產 農藥環境管家計畫(PESP):1992年六月國會有鑒於全國整合 害蟲管理計畫(National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並未落實,因此要求環保署(EPA)、農業部(USDA)及食品藥物管理署(FDA)三個單位,必須在2000年達到75%的農地實施IPM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