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巨细胞瘤和骨肉瘤.ppt

骨 肿 瘤 总论 一、有关骨肿瘤的一些病理知识 1.骨肿瘤的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 (2)浸润性生长 (3)外生性生长 2.骨肿瘤的蔓延和转移 (1)直接蔓延 (2)肿瘤转移 3.骨肿瘤的分类 良性骨肿瘤(瘤细胞分化成熟, 原发性骨肿瘤 同型性明显,对机 体影响较小。) 恶性骨肿瘤(瘤细胞分化程度不 一,异型性明显,危 及生命。) 转移性骨肿瘤 (多发) 4.骨肿瘤的影像分析步骤 (1)发病部位 (2)病变数目 (3)骨质变化 (4)骨膜增生 (5)周围软组织变化 分 论 一、骨软骨瘤 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10-20岁青少年多见,发生于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好发。 [病理] 由不同成分的骨、软骨和纤维组织附着于长骨干骺端而形成,又称为“孤立性外生骨疣”。 [临床表现] 症状轻微,病程长,局部可扪到不活动的硬块,无痛或轻痛。大者有局部畸形和关节运动障碍。 二、骨巨细胞瘤 多见于20—40岁人群,好发于四肢长骨,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常见。 [病理] 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的一种多潜能间充质细胞性 肿瘤。 [临床表现] 可有外伤史,局部有胀痛,扪及肿块或因病理骨折而就诊 三、骨肉瘤   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发生在青少年,10-25岁最多见,长骨干骺端,尤其膝关节附近好发。 [临床]   疼痛、肿胀明显,转移早 [病理]   成骨型、溶骨型、混合型         [X线表现] (1)肿瘤性不规则的骨增生(肿瘤骨): 象牙质样瘤骨、棉絮样瘤骨、针状瘤骨 (2)肿瘤性骨破坏:松质骨破坏表现为斑片 状、虫蚀状或不规则大片溶骨性破坏 (3)骨膜反应:葱皮样、骨膜(Codman )三角 (4)软组织肿块 思 考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四、骨转移瘤    转移性骨肿瘤是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中老年多见,以多发为主。 X线表现: (1)溶骨性:甲状腺癌、肾癌、肺癌 (2)成骨性:前列腺癌 (3)混合型 四、肿瘤样病变 1、单纯性骨囊肿    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尤以股骨和肱骨上端多见。 X线表现: (1)可单囊或多囊,位于干骺端,轻度膨胀 (2)多中心性生长,周围无硬化环 (3)病理性骨折,骨折片内陷 股骨骨肉瘤(成骨型)。 股骨下段髓腔内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局部有大量肿瘤骨呈絮片放射状伸入软组织肿块中,其上方邻近之骨膜新骨呈三角形“袖口状”。 胫骨骨肉瘤(溶骨型)。 胫骨上端偏内侧骨松质虫蚀状骨破坏,局部骨皮质消失。 骨质破坏 肱骨成骨型骨肉瘤 肱骨头及近侧骨干象牙样密度的瘤骨新生,分布于髓腔内,并向周围软组织中呈放射状伸出。 股骨 混合型骨肉瘤 股骨下端髓腔内大面积斑片状溶骨破坏,夹杂有少量棉絮状瘤骨新生,近端骨膜反应呈三角状(codman三角)。周围有梭形软组织肿块。 软组织改变 骨膜增生 骨质破坏 生长情况 恶性 良性 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无转移 迅速,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常有转移 膨胀性破坏,有完整结构 浸润性破坏,境界不清 一般无 多种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codman三角 无肿胀或肿块 有软组织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溶骨性转移瘤 右侧第12肋骨根部溶骨破坏,骨质缺损,第2腰椎左半椎弓连同弓根部也有溶骨破坏,左侧横突消失,椎间隙保留 成骨性转移瘤 髂骨、股骨可见大面积象牙状骨质增生,其间的骨小梁不复可见。 * * 慢性骨脓肿 (Brodie脓肿)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左胫骨远端干骺端结核 胸椎结核 短骨骨干结核 右膝滑膜型关节结核 非持重部位(胫骨关节面内侧缘)边缘性骨质破坏,膝关节间隙变窄。 可能是什么病呢? 啊……这又是什么病呀? ……连着三张片子都答不出来,看来今天一定要好好听课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