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一)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1、肌蛋白:粗肌丝由肌球蛋白 组成 2、肌管系统:横管(又称T管) 1、骨骼肌细胞膜上 AP到达T管深部三联管区,激活T管膜上(L型)钙通道 2、 (L型)钙通道变构,激活终池膜上钙释放通道开放,终池中钙释放进入胞质,使胞质内钙浓度升高 100倍,肌钙蛋白与钙结合,触发肌肉收缩。 3、胞质内钙浓度升高激活肌浆网膜上钙泵蛋白,胞质中钙回收至肌浆网和终池,胞质内钙浓度降低,肌钙蛋白与钙解离,肌肉舒张。 四、骨骼肌收缩形式 (-)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 无长度的缩短。 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有长度的缩短而 肌张力保持不变。 (二)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单收缩:一次刺激,引起肌肉一次收缩 强直收缩:连续刺激,引起肌肉强而久的收缩 五、影响骨骼肌收缩主要因素 (一)前负荷 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 前负荷与肌肉初长度(收缩之前长度)呈正比 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肌收缩张力 呈 正比;但超过一定范围,则是反比关系 产生最大张力的肌肉初长度称最适初长 引起最适初长度的前负荷是最适前负荷 (三)肌肉收缩能力 复习与思考 1、名词概念:终板电位 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单收缩与收缩总和 不完全强直收缩与完全强直收缩 前负荷与后负荷 2、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及其传递的特点? 3、兴奋-收缩耦联物是指什么? 4、终板电位有何特征? * * 第四节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当神经冲动传到运动神经轴突末梢 前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前膜内流动 轴突末梢内囊泡前移、融合、破裂,囊泡中ACh释放 ACh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 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 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 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肌细胞膜爆发动作电位 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三)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 特征: ①单向传递 ②时间延搁 ③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 ④ 1:1的传递 (四)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因素 1.影响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肉毒杆菌毒素 2.影响乙酰胆碱与终板膜胆碱能受体结合 箭毒 3.影响乙酰胆碱分解和 失活 有机磷中毒 肌小节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 、原肌球 蛋白 和肌钙蛋白组成 细肌丝 纵管(又称L管)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理论 三、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 结构基础:三联管 耦联因子: Ca2+ 小 结 (二)后负荷 后负荷是指肌肉开始收缩时承受的负荷。 后负荷与肌肉收缩张力呈正比。 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和距离呈反比。 肌肉收缩能力是指与负荷无关的决定 肌肉收缩效能的内在特性。 受神经,体液因素,化学物质,机体代谢的影响 * *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