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农业信息网.PDF

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农业信息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农业信息网

2017.1 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黄土高原476 户农户的分析* 1 2 2 1 李 卫 薛彩霞 姚顺波 朱瑞祥 摘要:本文利用陕西、山西两省黄土高原地区476 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 分析了黄土高原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与采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整套采用保护 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农户比例很小,其中,对秸秆覆盖和少耕免耕播种技术的采用率较高,而对深松 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用率较低。②户主年龄较小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 知度较高的风险偏好型农户,不仅倾向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而且倾向于采用多项保护性耕作的 核心技术;农业收入比重较低、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程度较高,耕地 细碎化程度则抑制了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程度的提高。③农户间的频繁交流、网络学习和政府 向农户提供补贴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及采用程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参加保护性耕作 技术培训、作业机械的便利性以及作业效果仅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有正向作用。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 黄土高原 农户 样本选择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美国在遭遇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后,逐渐发展起来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土壤耕作模式—— 保护性耕作,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播种、秸秆覆盖、深松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四项(曹光乔、 张宗毅,2008;高焕文等,2013 )。该技术不仅具有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蓄水保墒 和提高农田生产力的作用(Giovanni et al.,2016 ),而且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抑 制耕地退化的环境效益(Marín-Muñiz et al. 2015 )。因此,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广该技术。中国自2002 年起以旱作地区为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14 年,应用面积超过 860 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黄土高原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及应用效果研究:基于农户 异质性视角”(项目编号:15YJC630062)、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攻关项目“丘陵山区玉米精量播种技术研究及装备 开发”(项目编号:2016NY-010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但文责自负。通讯作者:薛彩霞。 -1- 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来自黄土高原 476 户农户的分析 ① 积的 6.4%,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 现有文献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主要是运用二元选择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 特征、技术培训、户主对技术的认知等方面研究农户是否采用某一(两)项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 例如,曹光乔、张宗毅(2008 )采用 Logit 模型分析了山西、河北、天津和北京四省(市)农户对 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两项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政府补贴、粮食商品化程度和户主身体健 康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和免耕播种技术均有正向影响,秸秆有经济用途和劳均土地块数对农户 采用秸秆还田技术有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效果评价好对农户采用免耕播种技 术有正向影响。蔡荣、蔡书凯(2012 )基于安徽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 模型分析了 农户采用少耕抛秧技术和秸秆覆盖技术的影响因素,发现户主兼业、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用的认知 程度高、受教育年限和身为村干部对农户采用这两项技术有正向影响。喻永红、韩洪云(2012 )基 于湖北省稻农的调查数据采用 Logit 模型分析了农户采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户主对传统化学防治方法健康危害的认知、受教育程度对农户采用该技术有正向影 响,而户主年龄、户主兼业、种植规模、劳动力数量、家中未成年人数量则对该技术采用有负向影 响。朱萌等(2015 )运用湖北和江苏稻农的调查数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