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普通地质学 三.板块的边界类型 1. 板块只有大陆板块、大洋板块二类 2.边界类型 离散边界:洋中脊 剪切边界:转换断层 敛合边界: 1.板块俯冲带,形成沟、弧、盆体系, 为地震、火山高发带,存在对变质带。 2.陆-陆碰撞带,印度与欧亚两个大陆碰撞, 形成双地壳厚度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接合性质 分离 敛合 洋壳-洋壳 大西洋中脊 阿留申海沟 洋壳-陆壳 无 南美西海岸、日本海沟 陆壳-陆壳 东非 喜马拉雅、阿尔卑斯 * 普通地质学 3.活动大陆边缘 1).太平洋型:沟、弧、盆复合体系 2).安第斯型:海沟-山弧构造体系。 4.稳定大陆边缘(大西洋型): 是一种无海沟,因而无火山活动的大陆边缘 5.大陆内部古板块划分依据: 蛇绿岩套、高压变质带、岩浆活动、 地震活动、构造变形、变质作用、 区域断裂、成矿作用 * 普通地质学 4.威尔逊旋回(1974年提出,加拿大人,1993年去世) 定义:发生在岩石圈板块中复杂交替的大洋开合旋回。 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总纲和精髓,它控制了地球表层活 动与演化格局。 它将大洋演化分为6大阶段: ①胚胎期(裂谷,双峰火山岩;东非裂谷)→ ②幼年洋(狭海,双峰火山岩;红海)→ ③成年洋(洋中脊及洋盆,拉斑及碱性玄武岩;大西洋)→ ④衰退期(沟—弧系,安山岩和花岗闪长岩;太平洋)→ ⑤终结期(造山带,混杂岩体,S型花岗岩,蒸发岩;地中海)→ ⑥遗痕期(造山后期红层堆积;喜山)。 * 普通地质学 脊-洋-沟-弧 * 普通地质学 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图解 * 普通地质学 陆-洋碰撞构造 * 普通地质学 * 普通地质学 大 裂 谷 * 普通地质学 四.全球板块划分 (勒皮雄(法)方案,Le Pichon,1968) 1.六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板块、南极洲板块 (面积都大于108平方公里;仅太平洋板块全由 洋壳组成)。 2.六个次级板块:加勒比板块、可可板块、纳滋 卡板块、富克板块、菲律宾板块(面积大于106 平方公里),如果红海(特点:高热流、高盐 度)裂成大西洋,则还有Saudi Arabia板块。 * 普通地质学 五.地体构造 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 1. 构造地层地体:指的是以区域断裂为边界的,具 有区域性延伸的、与相邻地体具完全不同地质发展 历史的地质实体(Howell等,1983)。 在成因学与运动学上,地体是曾经作为洋底高原 或岛屿的岩石圈碎块或地壳碎块随板块运移到活动 大陆边缘的增生体(卢华复等,1990)。 2. 增生作用:指的是地体合并于大陆的前缘,形成 大陆地壳的新增部分,使大陆边缘不断扩大的过程。 这种增生是高效率的,不是一点一点地铲刮,而是把一 个一定规模的地体整块地拼贴到大陆边缘上。 * 普通地质学 3. 拼贴作用:指的是增生之前,二个或二个以上地 体可首先合并成联合地体,此种作用称之。 它与增生作用差别:1) 它发生在增生之前, 2)拼 合产生的效应只限于联合地体内;而增生产生的效 应可波及到大陆边缘相当深入的地带。 4. 离散作用:地体增生后的地壳运动可使地体被剪 切成碎片而位移,或通过拉伸作用再次脱离大陆边 缘而运动,此作用称之。例如日本的米侬Mibo 、 飞禅Hida、中国的台湾、海南岛等地体。 现代大陆轮廓本质上是由增生作用和离散作用联 合而成的。 * 普通地质学 本章重点 一、Terms 蛇绿岩套(洋壳剖面), 海底平顶山;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冈 瓦纳大陆,特提斯;海底磁异常条带,转换断层,地幔对流;威 尔逊旋回;地体构造,增生作用,拼贴作用,离散作用。 二、Basic features 1 三种板块边界(压:俯冲带、造山带;张:洋中脊;剪:转换断层) 2 活动陆缘(太平洋:沟-弧-盆;沟-弧) 3 被动陆缘(大西洋:陆-架-棚-坡-洋盆,无海沟) 4 全球六大板块 5 板块构造三大理论支柱(刚体绕球面的运动或地幔对流、海底磁异常、转换断层) 6 海底扩张理论的六方面证据 1)地形吻合性;2)地质(洋中脊;古生物;构造;冰川;平顶山;洋中脊二侧岩石年龄变化的对称性); 3)地球物理(海底岩石的正、负磁异常条带对称分布;地热、重力;浅源、中源、深源地震集中分布在环 太平洋边缘带);4)深海钻探(包括深潜器)证实了洋底确切地貌、洋中脊高热流和枕状熔岩的存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