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涧解读世界最大恐龙化石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骨涧解读世界最大恐龙化石点

龙骨涧解读世界最大恐龙化石点   龙骨涧的前世今生      2009年,被誉为“中国龙城,舜帝故里”的山东诸城又迎来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发现,整个世界为之瞩目。在最近数年的挖掘中,化石点的挖掘面积近1万平方米,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已确认的就有7个恐龙属种。其中有硕大的进步的角龙类、相对小巧的原始新角龙类、高大的鸭嘴龙、笨重的甲龙类以及凶猛的暴龙,有些属种化石填补了恐龙研究领域的空白。   传说在上古时期,山东诸城吕标镇库沟村有一条河,名为涓河。平静的涓河里住着一条白龙,它的存在使得河流平静丰满,它就是涓河的河神。却不知怎么引来了一条邪恶的黑龙。二龙相争,一时间是昏天暗地、飞沙走石。最终黑龙败走,而白龙也身负重伤,它沉入了涓河之中。后来涓河干涸了,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冲沟,被命名为龙骨涧。   在冲沟的两侧和沟底以及周围的农田中不时会有巨型骨头裸露出来。当地的农民发现这些骨头有着奇妙的功用――可以止血消炎。按照当地的习俗,村里老辈人死后都会葬在离龙骨涧最近的坡地上,代表着吉祥。慢慢地,大家都确信这里曾经真的住过一条龙,而不断出现的龙骨更是被当地村民们奉为神物。龙骨涧到底有没有龙,是不是当地村民传说中那条死于涓河中的白龙呢?多少年来,关于龙骨的真正来历从来无人知晓,直到1964年古生物学家的到来才揭开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1964年的炎炎夏日,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在山东莱阳、诸城一带工作时,在龙骨涧发现了一根巨大的小腿骨(胫骨),其主人属于大型鸭嘴龙类。龙骨涧的新发现立即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其后,地质部地质博物馆与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1964年10月、1965年4月、1966年5月及1968年6月,先后4次在龙骨涧进行发掘,共发现了5个大型鸭嘴龙的个体化石,计采化石30吨。化石采回后,经过4年多的清理、修补、复原工作,合成一具大型的恐龙骨架,是当时世界上已知鸭嘴龙类中最高大的,也是鸟臀类恐龙中最高大的,甚至比著名的暴龙(霸王龙)还要大出一圈。这个消息顿时震撼了国际古生物学界!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先生研究这些化石后,把它定名为巨型山东龙(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后来,这个庞然大物被运往北京,陈列于北京自然博物馆中。此后,对于山东龙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在1988年~1992年间,诸城市文化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再次组成挖掘队,挖掘并组装出了又一只我国特有的鸭嘴龙类化石,它比之前发现的山东龙还要巨大,赵喜进等研究人员将这件巨大的化石命名为巨大诸城龙(Zhuchengosaurus maximus),经过学者和技师的巧手,这条完整的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龙化石呈现在众人面前,装架后的巨大诸城龙体长16.6米,高9.1米,体重超过10吨,目前珍藏于诸城市恐龙博物馆中。   山东龙和“孪生兄弟”般的诸城龙一道生活在山东诸城。在遥远的中生代,这里有一座发育良好的小型陆相盆地――诸莱盆地,现在的诸城地区就位于这座盆地之中。当时的诸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植物繁茂,众多湖泊星星点点地分布其中,大群的恐龙生活于此,堪称是恐龙最为理想的栖息地。这些大型的鸭嘴龙类,往往会几十只组成一个群体,里面包括好几个家庭,护着老幼,漫步在森林与河滩之间。   为什么龙骨涧能蕴含下这么多化石?这个疑问要从古地理中寻找答案。原来,诸城地区恰好位于著名的胶莱盆地之中,胶莱盆地在地质学者中几乎无人不晓,在该盆地南段,白垩纪期间便进入陆相沉积的演化时代。诸城目前大片出土的“白垩系王氏组”便是这个沉积的杰作。王氏组由河流相、湖泊相等陆相沉积物组成。在诸城龙骨涧的岩层剖面上,你能看到王氏组由红色与黄绿色岩层组成,这两种颜色分别代表了干、湿季循环交替的河流沉积物,化石主要保存在中、上部的砂质泥岩中。也就是说,在遥远的白垩纪,此时河流密布、湖泊成片,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与郁郁葱葱的植物,庞大的恐龙家族在这个魅力无穷的自然王国里漫游并繁衍生息。   诸城最近开展了第三次大规模发掘,其中最让人兴奋的是,科考队竟在一个约2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出比巨大诸城龙更粗更长的鸭嘴龙股骨、肱骨、肋骨、胫骨、肩胛骨化石,而且这些骨骼很可能源于同一具恐龙。“我们计划在今年6月完成装架,这具恐龙骨骼高达10米以上,长约20米。我打算将其命名为‘中国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喜进研究员对我说,这具“巨无霸”一旦装架成功,又将震惊世界。      “致命的香蕉”和“有角的危险”      2008年春天,诸城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对诸城境内多个化石点进行了挖掘,其中在玉皇化石点发现了大型食肉性恐龙的牙齿和牙床。经过专家的研究,认为这是属于暴龙科家族的成员。中国终于出现了“超级”肉食性恐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