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粘膜病 口腔粘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疾病 一、口腔粘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角化 指粘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 过度正角化 角化层增厚,核 ,粒层 增厚 组织学上 过度不全角化 角化层增厚,核未 分解消失,粒层增厚不明显 2.角化不良: 上皮的异常角化,指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3.棘层增生: 指棘层细胞层增厚(棘细胞数目增多,多见于白斑),伴有上皮钉突延长或增宽。 4.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空泡性变 胞浆呈空泡状 液化 水肿严重时,基底细胞溶解破裂 基底膜消失,多见于扁平苔藓和 红斑狼疮 6.棘层松解: 上皮棘细胞间强力纤维及粘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 棘细胞松弛,棘层形成裂隙或疱,多见于天疱疮 7.疱 粘膜或皮肤内贮存液体形成疱。 水疱 血疱 脓疱 直径5mm为大疱,反之称之为小疱。 病理学上: (1)棘层内疱:疱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上多见于天疱疮或病毒性水疱 (2)基层下疱:基底层下,使基底层与上皮全层剥离,多见于良性类天疱疮,多形渗出性红 斑 8.溃疡 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的凹陷。 常见的口腔粘膜病。 二、常见口腔粘膜病 1.白斑 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白斑属癌前病变,癌变率较低,约为3~5%。 白斑临床表现(1) 白斑临床表现(2) 病理: 主要为上皮增生,有过度正角化过度不全角化或两者同时出现为混合角化 a.单纯性增生:上皮过度正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生,固有层及粘膜下层有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上皮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 b.上皮疣状增生:上皮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过度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生,炎细胞浸润。 c.上皮异常增生 轻 中:上皮层次紊乱,细胞呈现多形性 重:上皮层次紊乱,异型性明显,基底膜 尚完整,为侵犯结缔组织(原位癌) 均质性白斑 非均质性白斑 (1)疣状白斑:上皮呈尖锐的疣刺状突起,表面为过度正角化 (2)颗粒白斑:上皮呈钝圆形的颗粒、结节状突起,表面为不全角化 (3)溃疡性白斑:上皮一部分破溃,结缔组织内有弥漫性炎症浸润 电镜照片 上皮异常增生性白斑的电镜下所见:基膜缺损,基细胞浆突(CP)伸入结缔组织,浆突周围无基膜环绕 白斑癌变的组织象: 2.红斑 3.白色海绵状斑痣 颊粘膜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内水肿明显,形成无数小水疱,结缔组织水肿 4.白色水肿(颇似白斑): 病理: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内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出现空泡性变。 5.扁平苔藓 病因:免疫调节异常,精神因素,内分 泌因素 临床表现:口腔任何部位,左右对称,但80%在颊部。形态:白色或者白色条纹,条纹可呈网状,环状,树枝状或者线状。 临床表现(1) 临床表现(2) 病理: (1)上皮角化或不全角化,棘层增生 (2)上皮钉突延长,呈锯齿状 (3)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细胞排列紊乱,基底膜界限不清 (4)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5)部分病变在上皮棘层,基底层或者粘膜固有层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胶样小体(colloid body)或称Civatte小体,嗜酸性 光镜下: 电镜下Civatte小体 6.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属于结缔组织病,临床分为三型: (1)系统型红斑狼疮(SLE) (2)亚急性红斑狼疮(SCLE) (3)盘状红斑狼疮(DLE) 口腔颌面部属此类 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沉积于结缔组织中。 临床表现:下唇唇红好发部位。 病理: 上皮: 固有层:cap.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光镜下表现 上皮过度角化,角质栓塞形成,粒层明显,基底膜不清晰 毛细血管扩张,管腔不整,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免疫病理: (1)直接免疫荧光技术 由免疫球蛋白 补体沉积形成一条翠绿色的荧光带,又称狼疮带 (2)间接免疫: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 免疫荧光检查 7.天疱疮 临床分四型:寻常型 口腔内属此型 增殖型 落叶型 红斑型 临床表现 患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