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

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   张艺谋崭露影坛的80年代,是令人神往又让人怀念的年代。正如一本名为《追寻80年代》的书中写道: “这是激情流溢的年代,这是理性回归的年代,这是众声喧嚣的年代,这是暗潮涌动的年代。”这也是属于张艺谋的年代。在与社会一起经历了60年代埋没人性的动荡、70年代无所事事的困顿后。张艺谋迫切需要酣畅淋漓地宣泄。因此,他把目光投向了宏观历史中的鲜活个体。      1.激情与桎梏      在导演处女作《红高梁》中,张艺谋通过刻画一群敢爱敢恨、大生大死,活得痛快、舒展的人,迫不及待地唱响了生命的赞歌。张艺谋认为,人首先要按人性最原始的需求那样热火朝天、有滋有味地活着,然后再谈活着的意义。在张艺谋的早期电影中,人性更多指的是生命的本能和欲望。   《红高粱》里有一个“超越善恶的惊人构思”,那就是“我爷爷”余占鳌可能是杀死九儿丈夫的罪犯,可以说这是一种原始的甚至带有野蛮意味的生存、占有本能。但为什么不会影响我们感受那种生命的激情呢?原因在于张艺谋对故事以及历史进行“疏离”的处理。在电影中,无论是抢亲还是抗日,历史已经被完全架空,从而演变成一段道听途说的传奇。(图1)      为了营造这种传奇感,张艺谋保留了小说中对“我爷爷”、“我奶奶”的叙述口吻。《红高梁》里“我爷爷”那些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恶作剧式的狂放和豪情,而没有了穿透历史的沧桑与辛酸。   红高梁、高梁酒是影片精神的具象代表。张艺谋赋予酿酒仪式化的表演过程,也赋予高粱酒血液一样的颜色。高粱酒代表生命的传承、人性的喷薄,这同西方“酒神文化”所代表的狂欢、自由、抛却束缚、回归原始的精神不谋而合。这是张艺谋刻意为之,还是东西方文化“殊途同归”的暗合?的确是个有趣的事情。   影片《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除了像《红高粱》那样正面地展现生命的激情外,张艺谋还善于从反面阐释桎梏中的激情。《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这方面的佳作。   《菊豆》演绎了一场生命本能被压抑、被扭曲、被扼杀的悲剧,展现出封建宗族制观念和世俗伦理对人性的磨灭,深刻地揭示了这种悲剧一代代上演的宿命。   《大红灯笼高高挂》延续了对传统批判的态度,颂莲从一个年轻的知识女性沦落到只会与人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妻妾,由一个封建制度的受害者潜移默化地变成了一个捍卫者,成为这个制度本身的一部分。   影片的结尾,在亲眼目睹了三姨太被杀后,颂莲疯了。她反复念叨的那句“你们杀人”,如同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一样,具有极大的震撼和警示力量。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对历史反思和人性的关照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      2.困顿与温暖      历史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张艺谋把人性的关怀从生命的本能和欲望转向为人的尊严与价值,从酣畅淋漓的火热宣扬变为对弱势群体含情脉脉的温暖注视。秋菊因为村长踢伤了自己的丈夫而没有“给个说法”,一直从村里告到县里,再告到了市法院。故事本身就是维护人性的范例。   若将影片内涵进行更深层的探讨,我们会发现,《秋菊打官司》触及了道德和法律二者之间的孰对孰错,以及人在法、理之间应该作何选择。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秋菊茫然不知所措的特写,她的本意只想在道德层面讨个说法,最后却把救过自己的恩人送到了拘留所。秋菊的茫然,正是我们的困惑。(图2)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拍摄于1997年。那年,美国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公映,引起了“万人空巷”的惊人效果。这时的张艺谋选择拍摄两部清新动人的小制作,来关注人的精神家园,一定程度上消解娱乐化文化侵袭。《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讲的都是乡村小学老师的故事,表达的也都是人性的温暖和执著。《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为了一个学生都不能少的诺言,只身一人来到城里找学生。其间经历的种种磨难,在后来做电视节目时一并爆发出来,泪如雨下。虽然她一开始的行为动机是为了几十元钱的代课费,但到了影片最后已经不见了钱的踪影,进而转变成她对学生真挚的感情。(图3)      《山楂树之恋》表现出张艺谋的镜头始终是敏锐温暖的。2010年,随着一档叫作《非诚勿扰》的相亲节目的走红,各种打着相亲旗号的娱乐节目如潮水般涌向全国荧屏,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民相亲的爱情速食时代。闪婚闪离让人们愈发感叹真爱难寻。在一片浮躁声中,张艺谋适时举起了“史上最纯爱情”的大旗,拍摄了电影《山楂树之恋》,让观众的心再次被他感动、被他温暖。张艺谋对社会、对民众,对人性的关注和关怀,体现了一个艺术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图4)         3.柔软与坚韧      张艺谋的一系列作品,从影片主题、故事构成、演员戏份、拍摄手法等各个方面,我们都明显地感受到他的艺术天平倾向于女性一方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