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制定背景和立法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美國財務隱私權法 第一節 制定背景及立法目的 一、制定背景 美國國會在 1970 年通過銀行秘密法,要求銀行應保留其顧客財務 交易之紀錄,因為國會認為銀行顧客之財務紀錄對於犯罪、賦稅、行政 之調查與訴訟程序,有極大的幫助。但正由於這些紀錄在各種違法事件 之調查上,有極大的功用,因此人民面對政府的各種調查時,其自我防 衛之能力將顯得更為脆弱。 1976 年U.S. v. Miller案中,美國最高法院認為,銀行存款戶對 於銀行依據銀行秘密法所保管之交易紀錄,包括支票、存款單、及其他 帳戶交易紀錄,並不受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Fourth Amendment, Search and Seizure)之保障,因為這些交易紀錄是銀行的財產,而非存款戶 之私人文件,而且這些文件是用於商業交易之文件,並非存款戶之私密 溝通文件,故存款戶並無合法之隱私權期待( no legitimate “expectation of privacy"),銀行秘密法要求銀行保管該等交易紀 1 錄,並未創設出存款戶對該等交易紀錄有受憲法保護之隱私權 。 經過此案以後,美國國會更關切美國聯邦行政機關(Federal Government agencies)在向銀行取得個人交易資料時,將更不受限制, 而侵犯到人民之隱私權,爰於1978年通過財務資訊隱私權法(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以提供美國憲法未能提供予人民之隱私權保 護 2 。 二、立法目的 該法案之立法目的,係在「保護人民隱私權」以及「滿足政府進行 1U.S. v. Miller, 425 U.S. 435, 96 S. Ct. 1619, 48 L. Ed. 2d 71 (1976). 2 Richard Cordero, J.D., D.E.A., Ph.D.,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of 1978 (12 U.S.C.A. §§ 3401 et seq. ), 112 A.L.R. Fed. 295, § 2 [a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93 ). 51 調查之資訊需求」間取得一適當平衡點,一方面防止行政機關不當取得 金融機構顧客之財務資訊,一方面使行政機關仍得以取得所需資訊以進 3 行合法調查程序 。 第二節 規定內容 一、 基本規定及適用範圍 4 美國財務隱私權法最基本之規定,是在第1102條 ,規定政府機關 除遵循該法之規定程序、或符合例外規定者外,否則不得向金融機構取 得顧客財務紀錄、其副本或含有財務紀錄之資訊,其規定之程序共有以 下幾種: 1. 由顧客授權金融機構提供該等資訊。 2. 依行政調查傳票或傳喚(administrative subpoena or summons) 提供資訊。 3. 依搜索票(search warrant)提供資訊。 4. 依司法調查傳票(judicial subpoena)提供資訊。 5. 依正式書面請求(formal written request)提供資訊。 由於此法之隱私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