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 医者仁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医精诚 医者仁心.doc

大医精诚 医者仁心 美国医生爱德华·特鲁多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流传极广。这句话的中文翻译非常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常常、总是,就像是三个阶梯,一步步升华了为医的三种境界。墓碑上刻着的这几句话既是他行医的内心准则,也是他一生职业生涯的总结。 有时去治愈,说明人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是局限的、相对的,甚至可能会出现错误。《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说过:“不管我们的照明灯烛把光线投射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医学在不断地进步,但仍有许多病人患病的原因是无法查明的。病人痛苦,家属着急,而医生急切地希望找到突破口来查明病因,这时就需要医患之间更多的理解和沟通。对于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医生应该审慎地对待,公众应该宽容地理解。因为医学有局限性,医学也还在发展中。 医者,施以仁术以救人,施以仁心以救魂。仅仅有好医术不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只有带着一颗时刻为病人着想的心,能为了病人而有所付出的医生,才是一名真正的好医生。 前阵子有部美剧,其中一个片段很打动我,是位老医生对实习生讲的一段话。实习生在急救室里参加抢救之后,那个病人最终不幸去世,他出来以后非常痛苦,不禁问道,医生的职业难道要这么痛苦么,眼睁睁看着人死去,太痛苦了。这个老医生出来以后跟他说了一段话,非常触动人心。他说,医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按照技术操作,不要考虑更多的情感因素,我只要去操作,按照正常的规章操作,那么就是一个好医生了。还有一种医生,是把病人的痛苦放在心上,这种人会成为另外一种医生,他会成为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医生。明末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清初著名的医学家,清初三大名医之一的喻嘉言曾说,别人都以为他的医术是看书学来的。其实不是,每当为患者看病的时候,他仿佛觉得病人这个痛就在他身上,他要呕心沥血,要去思考到底这个病怎么治。他从病人身上获得痛苦,然后挣扎,最后才想出了那么多有效的治法出来。这绝对不是从纸堆堆里得来的经验,而是耗费了心血思考总结的,这才是一位精诚医者的成长历程。 药王 HYPERLINK /view/22427.htm \t /_blank 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大医精于业,诚于心,厚于德。《大医精诚》不仅向所有医务工作者展现了优秀医者该有的精于医术、诚于患者、心系苍生的品质,也向所有医务工作者传递着人们对获得平等而便捷的医疗服务的渴望。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此时此刻,刚刚进入大学的场景再一次在脑海中浮现。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