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doc

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 来源: 作者:叶舒宪 点击:560次 时间:2006-7-21 12:56:41 一、西方学者的原型模式理论   本文拟借鉴西方学者的原型模式理论重构中国上古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从而为系统理解和阐释多种上古文化—符号现象找到一种“元语言”(metalanguage)。   原型的发掘和模式的归纳概括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倾向,也是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内容。从千变万化的文学现象中洞观基本的、普遍的结构模式,就好比给外貌、穿着各不相同的个人进行X光透视,医师看到的不是表面的差异,而是人体共有的骨骼架构。伯克兰德指出,按照弗莱(N. Frye)的原型理论,“批评家是一种文化人类学家,是识别以各种各样被置换了的、或以片断形式出现的神话模式的专家。批评家将尽可能精心地去描述和归类——但他不应做评价。”?   最初在局部范围内做出这种尝试的有英国的拉格伦和美国的坎贝尔等人。前者在《英雄》(1936)一书中将世界各地英雄神话的类同母题归纳22个项,后者所著《千面英雄》则将英雄故事模式划归两类原型:探求型(Quest)和启蒙型(Initiation)。   与上述二人相比,人们公认弗莱所归纳出的四阶段原型模式最为严谨,也最为周全,能够对文学主题、情节、体裁等各个方面做出解释性的描述与概括。   人类学家所描述的以自然循环为基础的仪式现象给了弗莱以无穷的启示,构成了他全部理论体系的基石。卡西尔在《象征形式哲学》中对神话思维的研究,又使他意识到,人类想象的发生及其时空框架在神话的基本主题和故事结构中留有永恒的印记。另一位德国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那影响深远的著作《西方的没落》又从另一个角度启发了他:人类的几大文明社会也同自然生命一样,势必要经历发生、发展、繁盛和没落的必然命运。这样,弗莱便将英雄神话的原型模式扩展开来,变成一种适用于各种文学主人公的普遍循环模式。弗莱1951年发表于《肯庸评论》的《文学的原型》一文曾将这套模式的四个阶段排列如下:   1. 黎明、春天、诞生的阶段:关于主人公的诞生、苏醒、复活、创造以及(由于这四个阶段为一循环周期)战胜黑暗、冬天、死亡势力的神话。附属角色有主人公的父母。这一阶段构成传奇、祭酒神狂热诗歌和狂想诗的原型。   2. 正午、夏天、成婚或胜利的阶段:关于主人公加入神籍、神圣婚姻以及进入天堂的神话。附属角色有同伴及新娘。这一阶段构成喜剧、牧歌、田园诗的原型。   3. 日落、秋天、死亡的阶段:关于衰落、将死之神的神话,关于暴死,牺牲以及主人公的疏离的神话。附属角色有背叛者与妖女。这一阶段构成悲剧与挽歌的原型。   4. 黑夜、冬天、毁灭的阶段:关于这些势力得胜的神话,关于大洪水和 返回混沌状态的神话,关于主人公败亡和诸神毁灭的神话。附属的角色有巨妖和女巫。这一阶段构成讽刺文学(如蒲伯的《愚人歌》的结尾部分)的原型。?   到了六年后出版的《批评的解剖》一书,上述模式经过精心地调整和理论化,又重新以四种叙述程式的理论形式出现:   1.春天的叙述程式:喜剧。   2.夏天的叙述程式:传奇。   3.秋天的叙述程式:悲剧。   4.冬天的叙述程式:嘲弄和讽刺。   同《文学的原型》一文相比较,这里的主要差别在于将“传奇”和“喜剧”的位置做了替换,并在最后一个阶段中加上了“嘲弄”(irony)。   为了全面地论证四种叙述程式及其循环置换的概括依据。弗莱列举了七种不同的自然运动形态及其在文学中的象征表现 ,兹择要评述如下:   首先,神明世界中的中心运动是某个神的死与复话,消失与回返,隐退与重现。(用我们较为熟悉的例子,这个神就是《易经》所说的太极,其永恒的生死循环形式被抽象为阴与阳两个范畴的交替对转。)神的这种运动不是被看成一种或数种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就是与自然界的循环过程相联系。这个神可以是太阳神,夜晚死去而黎明复活,或是在每年的冬至复活。   其次,天体中的发光物所提供的几种循环节奏。最明显的莫过于太阳神,他每日经天一次,常被认为是一只巨船或一辆马车横空驶过,然后经历一段神秘的冥界旅行,再回到它所升起的地方。按照中国典籍的说法,太阳“出自汤谷,次于蒙汜”(《天问》),其周天旅行乘的是六驾马(龙)车,由羲和驾驭。在基督教文学中,太阳的周期表现为每年自冬至到夏至的循环运行,强调的是受黑暗势力威胁的新生的光明这一主题。月亮的循环变化,按照弗莱的看法,在文明时代的西方文学中不很重要。然而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到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循环原型似乎并不比太阳逊色,以月为题的诗赋作品多不胜数。比较极端的说法,如台湾的学者杜而未,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即是一种月神文化,象《周易》、《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