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与平统一战略及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初与平统一战略及实践

宋初与平统一战略及实践   摘要:在和平建国及收兵权的基础上,宋初统一战略中,和平统一的设想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在战略中广泛实施,并在一些地方大获成功。出现了在武力威胁下不战而降的荆南模式;没有直接的军事威胁,但朝廷做出过明确的归顺要求,最终主动归顺的吴越模式;既没有任何军事威胁,朝廷甚至也没有做出明确的或暗示的归顺要求,自觉纳土的漳泉模式。宋政府英明的统一战略和高超的政治手段,为国家的统一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分裂时期提供了和平统一的可行性,值得充分肯定。   关键词:宋代;和平统一;政治优势;吴越模式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8095(2007)02-0011-09      自“安史之乱”以来的200多年间,军阀混战国土分裂。至五代十国,动荡局势更加严重,正所谓五代如走马灯,十国如满天星。赵宋王朝建国后,面临着以往任何新朝都没有经历过的特殊局面:契丹以外,四边有北汉、后蜀、楚、荆南、南汉、南唐、吴越、漳泉等八个政权。要知道,他们不是朝代末期农民起义的残余,不是乌合之众,而是经营数十年、称王称帝、虎踞龙盘的军阀割据政权。以往的统一,总是动用大批军队强攻猛打,扫荡一番,双方的军队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需要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社会成本极高。统一是一个政权把其他政权置于自己统治之下的斗争,或消灭,或兼并,通常是你死我活的武力较量。然而,事物不是只有一个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只有一个,战争也并非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对手众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其他途径。宋初特殊的历史背景演变出了特殊的统一进程,那就是常见的武力统一之外,还有中国古代历史中仅见的和平统一形式――即没有交战甚至没有动用军队,对方就投降或主动归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学术界对宋初的统一研究虽然颇多,但尚未见到专门论述和平统一方面的成果,而这一问题无论对于历史还是现实,都有典型意义。故而不揣冒昧,试作探讨,冀希引起学界对该问题更多的重视。      一、和平统一的社会基础      1.和平建国   赵宋之建国,本身就是历史上少见的形式,不是战争所得。虽然经过“陈桥兵变”,实际上只是一场军队短暂的骚乱起哄,并没有像以往兵变那样哄抢杀掠,造成灾难。贯穿“陈桥兵变”的指导思想,就是非暴力兵变。在黄袍加身前后的一个时辰内,组织者反复强调的是不抢不杀。在赵普等人策划时,首先考虑的就是采用和平方式,对诸将约束道:“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度使各据方面,京城若乱,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转生变。若能严敕军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宁谧,诸将亦可长保富贵矣。”众将士“皆许诺”,即得到了广泛赞同。及至赵匡胤黄袍加身,即将返回京师时,赵匡义又在其马前请求他发表讲话,“以剽劫为戒。” 赵匡胤借机道:“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也。”在得到承诺后,随即颁布了宋朝皇帝的第一道诏令,重申了这一指导思想:“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无得辄加凌暴。近世帝王,初入京城,皆纵兵大掠,擅劫府库。汝等无得复然,事定,当厚赏汝;不然,当族诛汝!” 诸将为了“长保富贵”,立即下马跪拜,表示遵命听从。于是,返回开封,“整军自仁和门入,秋毫无所犯”。整个过程,仅杀了外号“韩瞠眼”的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韩通。而且随即采取了两项弥补措施:一是赠韩通为中书令,以礼葬之,“嘉其临难不苟也”。二是惩治有关将领,追杀韩通的王彦升因“弃命专杀”,赵匡胤十分恼怒,几乎将其斩杀,后来始终不重用此人,[1](卷1,建隆元年正月)以示惩戒。   “陈桥兵变”虽不圆满,未能真正做到秋毫无犯,但说“市不改肆”[2]是没有问题的。耳目一新的政权更迭方式,赢得了民心,稳定了京城,避免了暴风骤雨式的改朝换代战争,使社会经济、文化避免了一次周期性的轮回摧残,得以保存积累,持续发展。其对历史做出的重大贡献,还在于提供了一个新观念,即和平方式也可以达到战争能够达到的目的,甚至比战争达到的目的更便捷、更稳固。      2.和平收兵权   靠军队兵变取得政权以后,兵权就成了更加敏感的问题。唐中期以后至五代,是武人的天下,兵强马壮就可以称王称霸甚至取帝位而代之。如果此问题不解决,便有可能再次出现兵变,赵宋便可能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所以在建国的第二年,即急不可耐地解决此事。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兵权收归皇帝掌握。而要高级将领们交出兵权,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新的兵变或战争。以往的做法,要么是镇压集体,要么是杀戮首领,免不了有血光之灾。赵匡胤则坚持采用和平手段,在酒宴的酣畅气氛中解除了中央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他先是叫苦连天,然后坦率地道出猜疑与担忧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